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地產貪腐尋租場

鉅亨網新聞中心


10月11日,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陶校興被上海紀檢部門調查。身居上海房地產部門要職10年的陶,犯案自然與房地產脫不了干系。

以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為標志,到2009年全國土地完成開發2.3億平米,及至2010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從起步到實現城鎮化規模世界第一,不過用了13年時間。

爆發性的增長,催生了暴利和不講規則的游戲,令房地產業成了腐敗官員的酒池肉林,尋租權力的競技場。尤其自2005年,伴隨著房地產價格開始飆升,政府一手進行宏觀調控,另一手則加重了對房地產貪腐的懲處。敬效尤,平民憤,落馬官員累累。

三省部級官員祭旗 房產調控第一波殺雞儆猴


2005年,全國因房地產腐敗落馬的省部級官員有3名,他們分別為原甘肅省政協副主席朱作勇、原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有杰、原安徽省政協副主席王昭耀。

朱作勇在擔任蘭州市市長期間,為蘭州金海灣房地產有限公司在資金和土地等方面提供了諸多幫助,從中受惠126萬元。最終朱作勇因受賄171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

王有杰在任漯河市委書記和鄭州市委書記期間,不僅不遺余力地幫開發商征地,減免巨額稅費,還動用公共資源——政府成立專門機構替開發商處理拆遷糾紛,甚至動用警力拘留拆遷戶。 2007年1月,王有杰因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而王昭耀在擔任實權要職安徽省委副書記期間,曾接受安徽多家房地產商請托,為這些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審批提供幫助。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2005年是個極為特殊的年份,根據央行的數據,2005年一季度,全國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了12.5%,其中上海的漲幅更接近20%,當年北京平均房價超過5000元/平方米,當時無論是在老百姓還是經濟學家看來,這都是個天文數字。

2005年4月,被稱為“國八條”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出臺,從而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事情。“國八條”出臺之后,中央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從老“國八條”到新“國八條”,再到“國十條”、“國十一條”,令人目不暇接。

2005年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是第一次全面地干預房地產市場,不過政府當時并不希望房價降下來,只是不要“過快增長”,因為房地產業在中國國民經濟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是拉動地方GDP,為地方官員升遷保駕護航的“快艇”。

如何才能調動地方官員的積極性,又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這時候,選擇恰當的祭旗者非常重要。顯而易見,朱作勇、王有杰、王昭耀都已經從實權部門退下來,2005年,對他們3人的追罪,可以給地方政府的實權官員起到警示作用,但不會實際破壞地方上的權力結構。

陳良宇充當樓市保護傘 百億社保資金推高房價

如今64歲的陳良宇正在位于北京小湯山的秦城監獄服刑,住著單間每天看看書,鍛煉鍛煉身體,之前他是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這是5年來落馬級別最高的官員,也是房地產界目前暴露最大的保護傘。

做了多年上海一把手的陳良宇,位高權重,其觸角絕不僅僅止于社保資金,這個曾經在黃浦區拆遷改造上撈到一大筆政治資本的政客,很早就發現房地產開發創造高政績的小秘密,更早已熟稔于充當高價樓市的保護傘。

2004年盡管銀根收緊了,上海市的房價仍然年漲幅達到了19.9%,2005年宏觀調控來了,上海房價又漲了9.2%。有一種說法,2004年底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徑直走到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陳良宇面前,問他上海的房地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雖然陳良宇當時的回答不為人知,但從后來公布的一些證據材料來看,宏觀調控后,陳良宇仍然在暗地里為房地產商提供支持和幫助,尤其是在陳的默許下,上海社保資金對開發商大敞其口,提供廉價的貸款,尤其在2004年銀根收緊后,成為開發商的提款機。

房地產是一個高杠桿的資金密集型行業,銀根的收緊往往能直接影響到開發商的現金流,從而逼迫開發商降價,但如果開發商有其他融資渠道,手里不缺錢,當然就沒有降價的沖動。上海社保資金中有201億投向了與宏觀政策不符的房地產業,其中受惠地產商達到44家。

另外,根據統計,截至2005年,歷年已經批租出去,卻閑置在開發商手上的土地超過6000公頃。按1.5的容積率,6000公頃土地就是90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比上海3年房地產供應量的總和還要多。

陳良宇自己也曾剖析過,土地市場、商品房市場供求不平衡導致了房價高漲。但在陳在任期間,卻有如此多的土地未被有效利用,無疑是房價上漲的加速器。更有甚者,有上海房地產系統老干部舉報,很多囤積土地的房地產公司,實際上就是各級政府所辦,所圈土地很多位于上海市中心,超過10年都沒有開發,人為地給土地供應造成了瓶頸,哄抬了樓價。

在公訴機關對陳的公訴書中,也提到了他作為開發商保護傘的行為,即利用職權,為他人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招商合作、土地規劃、職務升遷等方面提供幫助。

時至今日,陳良宇案仍然在慢慢發酵,牽連出來的地產貪腐官員包括和陳良宇一同獲罪的原上海社保局局長祝均一、上海市房地產管理局土地利用管理處原處長朱文錦、原上海房產局副局長殷國元,及至剛剛被雙規的陶校興等。

這些人共同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即在大保護傘下有小保護傘,各人管一攤,從不同的角度給開發商大開方便之門。例如,祝均一在職期間,利用職權為開發商提供廉價的社保資金委托貸款,其他幾個房地產系統官員則更多從批地上提供方便。被稱作“上海第一處”的朱文錦進行違規審批操作,殷國元則“利用職務便利,在土地利用、拆遷許可等事項上為他人謀取利益”,而陶校興分管土地10年,與朱、殷二人組建了一個土地關系網。

手握重權期間,很多官員對自己的親屬都給予了額外的保護,在哥哥陳良宇的庇佑下,陳良軍從上海寶山區非法圈地783畝,并違規享受舊城改造項目100畝,陳良軍將783畝土地使用權轉手倒賣,非法獲利1.18億元。而根據最新消息,陶校興已經供認,他利用自己分管配套房工程的便利,將配套房工程的建筑施工業務分包給了弟弟陶校林。

北京副市長錢權色通吃 情婦成為地產商行賄大管家

2006年的一天,一張神秘的光盤被送到了某中央領導的辦公桌上,這張光盤刻錄了一段長達60分鐘的錄像,情節極其香艷,更重要的是,錄像的主角竟是為人所熟知的主管北京城建工作的原北京市副市長劉志華。

2006年6月9日,劉志華因“生活腐化墮落”被雙規,后于2008年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現在,劉志華與陳良宇比鄰而居,也被關押在秦城監獄。

一張性愛光盤究竟能有多大威力?其暴露的罪行,可能也只能將劉志華從副市長的位置上拉下馬,最多也不過判他個重婚罪,服刑一年。劉志華最終是獲死刑的,這位礦工出身的前副市長主管城建工作太久,漁利太多。

一位熟悉北京房地產市場的人告訴記者,2004年8月31日是土地出讓方式的分水嶺,在這日之前,北京土地出讓方式都是協議出讓,而在此日后都必須改成招拍掛出讓。因此,到了2004年的“8·31”大限,就產生了一批尚未審批的項目,必須搶在這一天前審批完成。據說,當時劉志華對項目審批干預非常大,到了接近8月31日的時候,幫助一大批項目成功闖關。

實際上,在協議出讓時期,土地價格彈性很大,出讓方式也不怎么講游戲規則,因此,很多項目都是以極其低廉的價格獲得,這其中就包括摩根中心項目。項目的獲得者可能本身并沒有很多錢,只是憑關系搞到地,但后面的開發再無實力。到最后,實際上就成了土地販子。隨著房價的上漲,北京的土地價格也節節攀高,這些土地販子更要坐地起價,等著地價上漲賺更多的錢,于是大批土地被閑置。

據統計,截止到2008年年初,“8·31”大限之前采用協議出讓方式取得的599宗4543公頃土地中,仍有2198公頃尚未動工建設。和上海一樣,閑置用地過多擠壓了北京土地市場的有效供應,令北京房價一路飆升。2005年,北京市房價上漲了20%。

根據對劉志華的起訴書,其在1999年至2006年間,利用擔任北京市副市長、中關村科技園管委會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資產置換、土地開發、職務晉升、銀行借貸等方面的利益,單獨或者伙同其情婦王建瑞,索取或者非法收受10個單位和個人的錢物合計折合人民幣696.59萬元。從起訴書和庭審材料看,關于劉的10項受賄指控,大部分來自于房地產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情婦在劉志華的貪腐過程中,并不僅僅作為情色交易出現,在很多時候都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例如,跟隨劉志華多年的王建瑞首先是其受賄時的代表,696.59萬元的受賄款中,劉志華直接受賄的僅48萬元,其他的都和王建瑞有關。

王還是劉直接參與市場的替代品,王建瑞利用劉志華的關系,向北京中融公司索要了400萬元來成立北京鵬森工程項目管理公司,而這家鵬森公司實際由劉、王二人掌握,并成為國家網球中心、曲棍球場及射箭賽場等奧運工程的建筑承包商。

和陳良宇案一樣,劉志華案后來也慢慢發酵,令行賄者之一的北京泰躍地產董事長劉軍獲刑,而劉軍又供出了海淀區原區長周良洛。在周良洛的受賄版圖中,1679萬元的受賄款幾乎全部來自房地產公司。2008年3月,周良洛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一個情人睡倒兩位大員 央企成為地產腐敗的溫床

李薇,一個長相平平的女子,周旋在多位大員之間,用身體維系著自己的生意,在地產圈有“地產影子寡頭”名號。就是這一位“地產影子寡頭”,將一位山東省委副書記、一位中石化董事長給拉下馬。

2006年12月24日,山東青島市不時響起鞭炮聲,當日,原中央候補委員、山東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杜世成被免職。在青島,因為鼓吹“房價不能倒”的言論,并在實際施政過程中推動房價上漲,杜世成被當地人稱為“毒死成”。

任青島市領導期間,杜世成對于房地產興市的概念非常熱衷,曾稱青島房價愈高就愈能提升青島形象。此話激起滔滔民怨,有市民認為“青島房價遲遲降不下來,最大障礙不是開發商,而是‘上騙中央下瞞百姓’的省以下官員,他們從中漁利。”2005年,青島市房價上漲幅度達到了10.9%,位列全國第二。

除了房地產拉動GDP之類的理由外,杜世成后來被曝光的一系列罪行,可以說明他偏愛地產還有別的原因,因為他的大部分犯罪都與房地產有關,無論是直接受賄,還是給予情婦們在地產項目上的幫助。2008年2月,因受賄626萬元,杜世成被判處無期徒刑。

杜世成有一個情婦叫李薇,相關司法資料顯示,自2003年至2006年間,經時任青島市長、市委書記的杜世成幫助李薇控制的公司在青島的房地產開發、重大工程招投標等領域斬獲頗豐。杜本人亦因此獲得170萬元回報。

判決書顯示,李薇通過杜世成幫助獲得的最大一個項目,為青島大煉油項目的1000畝配套生活用地,共有四個地塊,分布于青島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區及海岸沿線。其中兩塊已開發,另兩塊因案發擱淺。

青島大煉油項目是中國批準的首座一次建設規模達到1000萬噸煉油能力的煉油企業,是由山東省政府、青島市政府與中國石化合作而建的一個“巨無霸”工程。自2001年2月洽談至2005年6月開工,合作三方的主導者正是陳同海與杜世成。而商家必爭的工程配套生活用地項目,無一例外地落入李薇口袋。

值得注意的是,李薇原是中石化總經理陳同海的情婦,后經陳介紹,又同時與杜世成保持不正當關系。因此,通過與同一個女人保持親密關系,杜世成、陳同海結成了貪腐小聯盟。案發后,杜世成為了爭取立功表現,檢舉了陳同海。

和杜世成一樣,陳同海也給予了李薇很多幫助。一是大煉油項目的配套用地項目,涉及資金管理混亂,其中挪用資金和職務侵占等情況突出。事實上,由于李薇控制的華誠石化并無足夠的資金實力,其定向蓋房帶有集資性質,包括中國石化在內的數家國企及政府部門,在項目啟動之初即向華誠石化預付了巨額工程款。

另一事件則是青島泰山房地產有限公司(下稱“泰山地產”)的股權轉讓。泰山地產由泰山石油(000554.SZ)絕對控股,而泰山石油正是陳同海主政的中國石化的控股公司。2004年6月14日,泰山石油公告退出泰山地產,泰山地產資產總額為34893.47萬元,而李薇控制的首創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首創投資”)以12335.99萬元的轉讓價接手泰山石油所持的全部75%的股權,李薇名下的NC國際有限公司無償接收另25%的股權。僅一個多月后的2004年7月29日,首創投資將所持泰山地產75%的股權轉讓給青島黃金海岸大酒店有限公司,轉讓價高達32550萬元。進退之間,凈賺2億余元。

經杜世成的檢舉,陳同海被立案調查,后查明陳同海共受賄1.9573億余元,比杜世成還要“厲害”。2009年7月,陳同海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一年落馬67位“土地爺” 浙江官員鉆入地產腐敗迷宮

一年里一個省抓了67個“土地爺”,這是浙江2009年創下的歷史性紀錄,隨著跟房地產相關官員的集體落馬,浙江高房價畫皮終于揭開。

2009年1-10月,浙江省67名“土地爺”被檢察機關查處。在這67人中,涉嫌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行為的39人,其中正副局長14人,寧波、臺州、麗水3個市的國土資源局原“一把手”均被立案偵查;瀆職侵權犯罪案件26件28人。

浙江一直是房地產調控的重災區,由于民間資本充裕,在浙江,大到杭州,小到麗水,甚至麗水下面的一個縣房價都直逼北京上海。以麗水為例,這個經濟實力排名位列浙江倒數第二的城市,在2007年房價與北京差不多,最高地價當時甚至超過了北京。

2009年年初,執法機關即開始問責麗水市國土建設官員。在麗水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處原處長何敏一案中,當地知名房地產企業幾乎全部卷入。不僅收受各種賄賂,還通過幫房地產老板集資拿利息,到房地產公司低價訂房轉手賣掉賺差價,以及投資房地產公司合作開發等。

據了解,2005年8月,何敏投資100萬元與當地一家房地產公司的馬老板合資開發一塊土地。還以外甥的名義簽合作協議,明確自己不參與經營管理,拿固定回報35%。半年后,何如愿以償,獲得35萬元回報。2007年,何又借麗水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季某找他辦事之機,向季某透露想訂一套房子的意愿,季某馬上自墊定金并以何敏外甥的名義幫他訂了一套,4個月后,房子轉手,何敏沒出一分錢就賺了10余萬元。

除麗水市國土局原局長葉杰耀、土地利用處原處長何敏,檢察機關從國土系統與房地產商之間的權錢交易中,先后查處了景寧縣兩任國土局長陳守霖、沈永明,麗水市國土局蓮都區分局原副局長魏興等13件13人賄賂案件,以及麗水國土勘察院貪污受賄窩案。

其中2009年11月27日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十九年的麗水市國土勘察測繪規劃院原院長鄭宏峰貪污225萬元、受賄150萬元,涉案金額創下了麗水歷史上的新高,被稱為“麗水貪腐第一案”。

在浙江2009年立案查處的61件國土系統職務犯罪案件中,有近三成涉及國土官員與房地產公司之間的利益糾葛。受賄犯罪案件中,一半以上的受賄國土官員與房地產商有不同程度的利益交集。

由于商業活動頻繁,浙江官員的房地產貪腐表現出了多種多樣的形式,除了直接受賄,以及類似何敏那樣的投資房產,有些官員甚至直接打起了土地注意。臺州市國土資源局路橋分局原副局長郭炳濤,在路橋一水產冷凍廠申請征用土地時“出了力”。為表示感謝,該廠廠長蔡某同意郭炳濤將30萬元以妻子的名義入股該冷凍廠,并約定該款項投資于該廠所購得的其中5畝土地,實際這地價值67萬余元。入股不久,見土地升值很快,郭炳濤要求退股,一舉獲得“增值”的37萬元。

官員分食地產唐僧肉 “尋租八法”全面推高房價

有受賄的一方,必然有行賄的一方,但有開發商對記者抱怨,一個項目從拿地到跑前期手續,到貸款、再到銷售,最后還要辦產權證,要接觸的部門非常多,不單是行賄,有時甚至會被索賄。

“我們心中都有兩本賬,一本是明著的成本,還有一本包含了隱性成本,”開發商表示,但最終這些成本都會被計入房價中去,還是由消費者來買單的。

正因為房地產業容易尋租,一些本來和房地產關系不大的部門官員也參與進來。比如原最高法院副院長黃松有,他就是利用一次下級單位負責拍賣中誠廣場的機會,幫人從中說了好話,從而漁利。而地產商周正毅甚至曾行賄其服刑的上海提籃橋監獄上下,為的是在牢里住的舒服一些。

“尋租八法”是一些房地產貪官慣用的伎倆:擅改控制性詳規,提高項目容積率,減少配套設施,讓開發商獲取超額利潤;對未取得規劃許可擅自開發的企業以罰代拆;對不具備開工條件的項目核發開工許可證、未達到預售許可條件的項目頒發預售許可證;出具虛假檢測報告,夸大住宅面積,讓買房人吃虧、使開發企業額外獲利;縱容開發企業囤房惜售、哄抬房價,進行會計造假,虛報成本,隱瞞利潤,偷漏營業稅,及任意壓低或抬高拆遷價格等。

開發商投桃報李向掌控行政權力者輸送利益的方式分兩類:對在任干部,或即期支付——直接給官員本人或其親朋等事實上的代理人,以各種形式的賄賂,譬如項目公司的股份、超低價打折房、在關聯交易中讓利等;或遠期兌現——等干部離任或下海后再到房地產公司任職,收獲“成果”:拿高薪、分干股。對于離任的干部,開發商重金延聘,利用其人脈關系,打通房地產審批各環節,報以相應的傭金或好處費。

從2005年的省部級官員3人開始,懲治地產貪腐的力度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也在變化。可以看到的是從2005年到2008年,這4年都是房地產調控期間,政策也是逐年嚴厲起來,因此,這4年打擊腐敗的力度也在加強,上海、北京、重慶等地都掀起了地產反貪風暴。

但到了2009年,除了浙江,其他地方都不再抓地產貪腐,這一年同時也是國家為房地產業松綁的一年,希望借由房地產的高增長來刺激中國經濟復蘇。當然,浙江具有特殊情況,2008年浙江多地灰金崩盤,很多老百姓的財產一夜間灰飛煙滅,民憤非常大。

房價越調控越高,腐敗的官員越查越多,房價問題已經不僅單是經濟問題,現在已上升到政治問題,老百姓在為高房價買單的同時,高房價問題已經開始考驗執政者的反腐敗與執政智慧。

2010年,政府開始對房地產進行二次調控,政策嚴厲程度超過以往,因此在今年,除了抓貪官外,中央政府還明確提出了問責制,官員即使不貪污,但是調控搞的不好也將被追究責任。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