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肝新指引!調整診斷基準治療效果提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2-02-16 15:56
治療新指引!睽違10年的第22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16日在台北登場,會中專家發表肝炎與肝癌的治療新準則,包括「肝炎惡化演變成為肝硬化等預測因子,將可幫助判斷B肝患者未來風險;以及小分子藥物助加上標準治療,預期C肝治療效果可達9成」。
台灣肝臟界權威醫師齊聚,左起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發言人余明隆、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定信、亞太肝臟研究學會會長高嘉宏、中央研究院院士廖運範、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吳正雄(圖片提供/台灣肝臟研究學會)
大會會長、台大醫學院內科部教授高嘉宏指出,此次大會主題是「新時代的肝病研究進展:里程碑與前瞻」,「B、C肝炎最新治療指引」,主要是調整肝病的診斷基準,不一定以肝臟穿刺為鐵則,對於無法或者怕做肝臟穿刺的病人,還會側重病毒量、病毒基因、肝臟纖維等其他檢查,進行評估。
大會會長、台大醫學院內科部教授高嘉宏指出,肝臟是沉默的器官,一般人對於肝病的警覺不足,是導致肝炎惡化演變成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主因。(圖片提供/台灣肝臟研究學會)
台灣約有50萬人以上罹患C肝,南部盛行率高於北部,C肝患者若不治療,約有2至4成在20年後轉成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則每年有5~7%進一步形成肝癌,然而絕大部分患者均不知道自己是C型肝炎帶原,因此慢性C型肝炎的篩檢推廣刻不容緩。
在C肝治療上,發現小分子藥物加上原本的標準治療能增加30%療效,因為標準治療對於亞洲人的效果佳,若能再搭配小分子藥物,預期治療成效將高達9成。但目前亞洲地區僅日本、新加坡2國使用,因此將在指引中納入小分子藥物的使用方式,有助更多醫師瞭解,未來使用上也能更得心應手。
同時大會首次設置宋瑞樓教授特別講座,今年高齡95歲的前台大教授宋瑞樓有台灣肝病教父的美譽,他研究證實B型肝炎病毒是導致台灣肝硬化和肝癌的主因後,正式開啟台灣邁入肝病研究的國際大門,使得後繼研究證實接種B肝疫苗可以預防肝癌。
參與大會還有德國諾貝爾生理暨醫學獎得主Harald zur Hausen教授,他發現人類乳突病毒會造成子宮頸癌,此與B型肝炎病毒會造成肝癌類似,透過Harald zur Hausen教授的演說,將此概念運用在肝癌研究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