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環保部提高減排標準 水泥業首當其沖

鉅亨網新聞中心


環保部提高廢氣排放標準,水泥行業將首當其沖受到較大負面影響,即將出臺的新標準將提高每噸水泥成本20元,將顯著壓縮水泥行業盈利空間。預計新出臺的標準將從重從嚴整治污染物排放,“一票否決”制將對水泥企業特別是大型水泥集團也產生巨大的震懾力。在當前國內外經濟下,由于供過于求,水泥行業新增成本不容易轉嫁到下游的建筑行業,使水泥行業整體承壓。除了水泥行業,鋼鐵、石化、造紙、化工和印染等也將在未來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而龍凈環保、龍源技術以、九龍電力則可望從中獲益。

在環保部宣布2011年主要污染物之一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之后,第一個可能被“施壓”的是水泥行業。記者18日獲悉,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在考察調研時指出,環保部正在研究的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標準“將會很嚴格”。

環保部提高廢氣排放標準,水泥行業將首當其沖受到較大負面影響,即將出臺的新標準將顯著壓縮水泥行業盈利空間。

環保部一位權威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正在研究中的氮氧化物國家排放標準為每標準立方米300毫克和400毫克兩個方案。但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告訴記者,即便是按照上述較寬松的方案,包括海螺水泥(600585)、華新水泥(600801)等行業龍頭,以及中材集團、中建材集團等央企在內,目前國內幾乎沒有排放合格的水泥企業。按照正在研究的新標準,每噸水泥要增加成本20元,以2011年水泥產量計算,全行業將增加成本400多億元。


預計新出臺的標準將從重從嚴整治污染物排放,除了腹背受敵的落后中小水泥企業,“一票否決”制將對水泥企業特別是大型水泥集團也產生巨大的震懾力。

據環保部網站消息,張力軍日前考察調研水泥行業污染減排工作時指出,當前,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減排形勢非常嚴峻。張力軍強調,環保部已經與各省簽訂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書,如果未完成減排任務,將實行集團環評限批。也就是說,假如一企業集團下屬水泥廠此項標準不達標,整個企業集團都將面臨環評限批。

相對于火電行業,水泥行業的每個單位污染排放量更大,在全民關注PM2.5的輿情下,環保部門從嚴治理符合全民利益,勢在必行。

2011年9月新《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最終下發,已于2012年1月1日起實施。而“十二五”時期,水泥行業是減排氮氧化物的重點行業。在工業污染源中,水泥行業氮氧化物排放占比大,排放濃度高,應率先推進氮氧化物減排。2012年水泥產量將突破20億噸,氮氧化物排放量成為電力之后的第二大行業。而現在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標準為100毫克/標準立方米,而新型干法水泥窯的氮氧化物排放普遍在800毫克/標準立方米。

在當前國內外經濟下,由于供過于求,水泥行業新增成本不容易轉嫁到下游的建筑行業,使水泥行業整體承壓。

2011年下半年,即使是華東地區集中停產也未能改變水泥下跌的頹勢。元旦過后,江蘇南部的熟料價格開始下滑,跌幅在30元/噸左右,價格下滑除了季節性回調,房地產低迷需求不旺也是重要原因。

除了水泥行業,其他行業也將在未來面臨節能減排的巨大壓力。國務院推動環境稅費改革,對各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重大影響,其中對污染較大的鋼鐵、石化、造紙、化工和印染等更為顯著。

特別是針對氮氧化物排放高的現狀,提出要對造紙、印染和化工行業實行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總量控制;電力行業實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繼續加強燃煤電廠脫硫,全面推行燃煤電廠脫硝,新建燃煤機組應同步建設脫硫脫硝設施;對鋼鐵行業實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強化水泥、石化、煤化工等行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嚴格落實燃煤電廠煙氣脫硫電價政策,制定脫硝電價政策;對可再生能源發電、余熱發電和垃圾焚燒發電實行優先上網等政策支持;對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實行差別電價,對污水處理、污泥無害化處理設施、非電力行業脫硫脫硝和垃圾處理設施等鼓勵類企業實行政策優惠。

“十二五”期間火電廠污染排放標準趨緊,與我國日益緊迫的環保壓力有關,畢竟中國在哥本哈根大會上對世界做出了節能減排的承諾。由于火電脫硫、脫硝客戶存在一致性,脫硝市場格局也將與脫硫現在市場狀況相似。占據先機的脫硫脫硝主要設備提供者和運營商龍凈環保(600388)、掌握脫硝低氮燃燒技術的龍源技術(300105)以及脫硝催化劑主要生產商九龍電力(600292)可望從中獲益。

在政府部門主導并將環保指標列入地方政府業績考核之下,未來各個地方政府的節能減排措施將會逐步出臺并得到具體落實。因此,污染較大的水泥行業,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應該立即行動起來,為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奉獻。

據了解,從2012年1月12日開始,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實時發布北京市27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監測的大氣污染物小時濃度數據。管理層對百姓生活質量日益重視、大氣污染治理決心愈加堅定。

(范大勇 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