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命運的三種假設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希臘債務危機爆發以來,歐元持續走低,近期歐元對美元匯率更是一度跌至四年來新低。針對歐元和歐元區命運,歐洲經濟學家列出三種假設。
第一種假設是,歐元區國家通過實行嚴厲甚至苛刻的緊縮政策,同時加快政治和財政決策一體化,從而鞏固財政,削減赤字。歐元和歐元區由此將獲得新生,歐洲央行可繼續保持低利率,歐洲經濟保持在正常發展軌道上。
這種假設無疑是歐元區國家愿意看到的。從目前情況看,歐元區國家正努力朝這一方向努力,但前行的道路布滿荊棘。德國去年通過修憲規定聯邦政府財政赤字率上限為0.35%,近來持續向歐元區其他國家施壓,希望其推行類似的緊縮政策。法國總統薩科齊20日表示,法國也準備將實現公共財政平衡列入憲法條款。
第二種假設是,某一國家脫離歐元區,歐元區崩潰。這一假設在救助希臘計劃出臺前討論最激烈,人們猜測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希臘有可能被逐出歐元區,剩下的歐元區國家可通過歐元貶值提高成員國經濟競爭力。目前看,這一假設的代價巨大,首先歐洲央行必須保持高利率,其次無論對于脫離歐元區的國家還是留在歐元區的國家來說,都是弊大于利,極力主張救助希臘的法國就多次重申,希臘不可能出現違約情況,也不會被逐出歐元區。
第三種假設是,如果成員國不加強協調,不加快政治和財政一體化進程,歐元區陷入日本式滯脹。這種假設的短期利好是,可以避免歐元區崩潰的所有不良后果,但這也將造成經濟停滯甚至衰退、失業率居高不下、企業不愿投資,可謂成本巨大。巴黎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里斯蒂昂·圣-埃蒂安認為,這種假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成立,歐元區未來10年內的經濟年增長率將在1%的水平徘徊。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