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美式金融資本主義已病入膏肓
鉅亨網新聞中心
日本綜合研究所理事長寺島實郎:美式金融資本主義已病入膏肓
寺島實郎是日本綜合研究所理事長、多摩大學校長、三井物產戰略研究所會長,他同時在日本政、經、學各界擔任多個要職,出版有《新經濟主義宣言》、《了解世界的力量》等20多部著作。近日,寺島實郎圍繞美國式金融資本主義破產、后美國世紀等話題接受了記者專訪。
華爾街“賭場”效應失靈
記者:2011年,世界政治經濟動蕩不安。您曾就此斷言,隨著“美國式金融資本主義”遇挫,世界思想史將揭開新的一頁。這一判斷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寺島實郎:冷戰終結后,美國軍費預算大幅削減,美國軍工產業合并整合,理工科畢業生在相關產業的崗位驟減。作為彌補,金融行業成為理工科學生新的就職方向。
以往,金融產業的主要功能是以銀行為代表的借貸活動,為實業提供資金,從實業成功中獲得利息等回報。但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金融產業出現急速“異變”,不是從投資實業中獲利,而是試圖通過管理風險獲利,即利用各種算法,產生了形形色色的金融新模型,也就是所謂“金融工學”。隨著理工科畢業生大量進入這一行業,這種新的金融商業模式發展越來越快,典型代表就是對沖基金,后來還涌現出風險更高的金融工具。這種金融商業把各種風險分散后重新組合,以致一旦出現破綻,就波及各個領域。 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導致的危機,宣告這種華爾街模式的美國金融資本主義已經進入死胡同。
美國的軍事和消費開支均超出其實體經濟擁有的實力。之所以能做到這點,就是因為利用了“金融”活動,華爾街把全球資金都吸引到美國。長期以來,美國經常項目收支是巨額赤字,但資本項目收支是黑字,就是華爾街“賭場”效應吸引的資金支撐了美國的財政開支和消費。其實,美國人生活在幻覺中,享受著超過其實際實力的生活,而支撐這一機制的就是華爾街。現在美國遇到問題,是因為不能像以往那樣吸引資金了,也就是說,資本項目收支超過經常項目收支的結構開始失靈。這也是如今美國陷入迷失的本質原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