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馬漢張龍趙虎的基金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最近看到網上一篇文章,說電視包青天系列最大的懸疑是觀眾分不清張龍、趙虎、王朝、馬漢,這四個人長得像四胞胎似的,穿著完全一樣的威武制服,一樣的神情,一樣的動作,就連臺詞大部分也是異口同聲“大人”或者“在”!
如今的一些基金公司旗下的不少基金也如同王朝馬漢,重倉股基本上是差不多,就是讓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也難辨基金的不同區別,搞得基民“選基”真的好辛苦。
對于基金重倉股重疊程度較高,基金公司也有著難言之隱。特別是資產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若購買小公司股票入選重倉股的話,會引起股價波動較大,不得不重倉藍籌股。通常基金經理都是在基金公司投研團隊里的基金池選股票,也不可避免出現了重倉股重疊。
重倉股重疊度較高,就出現分不清王朝馬漢的情況。舉個例子:中郵優選和中郵成長,照理“優選”和“成長”的定義,就像給包拯和公孫策定位,兩者雖然都聰明過人但表演形象是不完全相同的。但該兩只基金持倉結構和倉位基本類似,2009年公布的20只重倉股中,竟有14只是重復的。
重倉股重疊怪相一:不同風格的基金也出現重倉股較多重疊,讓人匪夷所思。重倉股怪相二:創業板股票被同一基金公司旗下多只基金結伴入駐。藍籌股作為重倉導致重疊可以理解,但基金經理“不約而同”選擇同一創業板股票,更讓投資者懷疑基金經理投資有自主權還是聽從公司“安排”。
重倉股重疊出現的另外情況,則可能是基金公司能力不足,只能抱團取暖,隨波逐流,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也可能是基金公司利用其他基金資金拉抬小基金重倉股,或為小基金接盤。
即使包青天系列大熱,觀眾也記不住王朝馬漢的模樣,有些基金一旦被賦予王朝馬漢跑龍套角色,該基金就并不因為基金公司牛而表現好。怎樣選擇基金公司的旗下基金,并不是看曾有相識的重倉股,而是分析基金公司的“戰略”安排。
那些重倉股重疊度較高的基金公司,通常都是中庸之道的大基金公司,而重倉股重疊度較低的基金公司,通常是“小舢板”基金,有著船小好調頭優勢,所以會放手一搏,希望一鳴驚人,從而擴大資產規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