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通脹苗頭顯現 應該開始加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茅于軾認為,2010年通脹很難避免,估計二、三季度通脹壓力會明顯上升。現在通脹苗頭已經開始顯現,應該開始加息了。
中新社援引證券日報5月24日的報道稱,茅于軾的言論總會引來輿論的熱議,但他卻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提出自己的中肯意見,并堅持自己的觀點。
日前,茅于軾就中國經濟發展現階段面臨的結構調整、通脹及房價高企等一系列問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通脹很難避免 但不會太嚴重
進入2010年,中國國民經濟繼續回升向好,但國內外形勢仍然極其復雜,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不少。既要防止通貨膨脹,又要保持經濟增長。剛剛公布的4月份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已經同比上漲了2.8%,接近2010年年度控制目標。同時,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等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的上漲也非常厲害。
2010年通脹“很難避免”。“估計二、三季度通脹壓力會明顯上升。”茅于軾認為。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去年貨幣供應量過大。按照中國過去的經驗,從投放貨幣到物價上升,大約有一年的滯后時間。現在一年時間差不多過去了,已經出現了通脹的信號。
“CPI同比上漲2%-3%都可以容忍,到5%就比較危險了,通脹壓力加大,必須采取措施了。”茅于軾表示,2010年的CPI上漲很有可能在二、三季度達到5%。但他同時表示,2010年通脹不會太嚴重。
“通脹和經濟放緩無法兩全”,茅于軾指出。要GDP,就得接受有可能出現的通脹。要控制通脹,就別怕經濟放緩。最可怕的是一方面通貨膨脹,一方面GDP往下掉,出現滯脹。
不過,滯漲也可以解決,就是信貸適當地緊縮一點,政府的開支減一點,稅收減免一點,這樣既能減少通脹,又能不讓經濟放緩。
2010年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發布后,CPI增長低于市場預期,市場對加息的預期也在數據公布后減弱。但是,茅于軾認為,現在通脹苗頭已經開始顯現,應該開始加息了。
經濟重點在調結構
2010年再次確立“保八”,但重點放在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茅于軾表示,中國當前面臨的通脹預期、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出口企業造成的壓力等問題都可以通過調結構解決。調結構的關鍵就在于包括資源價格在內的價格調整。2010年的調結構能不能有所進展,就看國家有沒有決心對價格進行調整。
現在要解決的是結構調整,減少投資,增加消費;減少出口,增加內需;減少第二產業,增加第三產業;減少用外國資本,更多地用中國自己的資本。進行結構調整,企業肯定有死的,有活的。要讓一些行業退出,一些行業新生,結構才能調過來。不可能既要結構調整又要保穩定,這是做不到的。
“調整結構不容易”,茅于軾感慨。突破的時候要面臨很多的困難,其中利益階層的協調將是一個難題。
(袁甲峰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