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午后回穩 滬深300指數1月22日收報3,366.20點跌1.24%
鉅亨網新聞中心
滬深300指數1月22日探底回穩,收報3,366.20點,跌1.24%。權重股多數上漲,滬深300指數短期或呈現震蕩整理。
滬深300指數1月22日早盤低開后震蕩走低,午后銀行股發力帶動指數止跌回穩,收報3,366.20點,跌42.37點或1.24%;共成交88.93億股,成交金額1191.98億元,較上一交易1000.77億元放大19%。十大權重股七漲三跌,其中,招商銀行(600036)漲3.22%,中國神華(601088)跌2.56%,萬科A(000002)跌2.55%。前20大權重股貢獻指數5.7點,金融地產類貢獻指數11.0點,能源拖累指數1.6點。
盤面看,個股近九成,指標股多數上漲,滬深300行業指數九跌一漲,信息指數跌幅居前,同方股份(600100)跌3.86%,材料指數跌幅居次,中國鋁業(601600)跌1.75%;金融指數上漲,中國平安(601318)漲0.08%。
板塊方面,安徽板塊沖高回落,皖通高速(600012)漲1.33%、合肥城建(002208)跌4.18%。國務院近日正式批復《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規劃》明確將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定位為合作發展的先行區、科學發展的試驗區、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增長極、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基地。規劃期為2009年??2015年,重大問題展望到2020年。到2015年,示范區地區生產總值比2008年翻一番以上,三次產業協調發展,實現與長三角分工合作、優勢互補、一體化發展,成為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帶。在產業結構方面,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將明確把裝備制造業、原材料產業、輕紡產業、高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六大支柱產業,并以現有的產業園區為基礎,推動園區的規范、集約、特色化發展,突破行政區劃制約,在皖江沿岸適宜開發地區高水平地規劃建設承接產業轉移的集中區,以適應產業大規模、集群式轉移的趨勢。皖江城市帶包括合肥、蕪湖、馬鞍山、銅陵、安慶、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區和舒城縣,人口3058萬人,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5818億元,區域經濟發展水平高,消費潛力巨大。皖江城市帶加工產品的50%以上為長三角配套,汽車、家電等產業所需零部件70%左右來自長三角。根據《規劃》,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將依托現有的產業基礎,繼續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在空間布局上以沿長江一線為發展軸,以合肥和蕪湖兩市為“雙核”,以滁州和宣城兩市為“雙翼”,構筑“一軸雙核兩翼”產業分布的新格局。安徽板塊迎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而國家、地方政府也十分支持運用并購重組方式進行資源整合。目前安徽板塊有60家上市公司,有重組題材的股票至少在18支以上,其中有潛在并購重組預期至少有10支,重組公告股8支。如江淮汽車一直存在與奇瑞重組的預期,時代出版也有進一步收購資產的預期,馬鋼股份更是安徽政府推進中部鋼鐵資源整合的重要載體。而全柴動力總股本不到3億股,近年來凈利潤一直保持在一兩千萬元的水平,殼資源屬性明顯。
銀行類股上漲,招商銀行(600036)漲3.22%,建設銀行(601939)漲2.21%。1月12日,央行宣布上調銀行業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項政策旨在回收銀行體系過多的流動性,抑制銀行年初放貸的沖動,其傳遞出的收緊信號導致隨后幾個交易日銀行類股大幅調整。同時,考慮到目前市場流動性仍較為充裕,不排除進一步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但即使提高存款準備金率1-2個百分點,其對銀行業績的影響有限,因銀行會首先考慮用超額準備金及降低低收益的資產配置來應對存款準備金繳納的增加,而不是壓縮貸款。此外,隨著通脹預期的進一步加強,央行未來也可能采取加息等手段來抑制通脹。一旦開始加息,將提升商業銀行的凈息差。
有色金屬類股下跌,云南銅業(000878)跌3.16%,中國鋁業(601600)跌1.75%。受奧巴馬政府計劃對銀行業規模和高風險投資活動設限的影響,以及投資者對中國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從而降低金屬需求的擔憂,國際大宗商品價格21日大幅走低。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二月黃金期貨合約下跌9.40美元,至每盎司1,103.20美元/盎司。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銅價格跌至1個月低點每噸7,220美元。而國內貨幣政策的調整將改變2009年金屬價格單邊上行的格局,不過,市場預計春節后3、4月份下游訂單將呈現大幅回升態勢,節前“冬儲”也在積極進行之中,這些都支持短期現貨市場價格走勢。
煤炭類股下跌,神火股份(000933)跌4.95%,大同煤業(601001)跌4.00%。煤炭板塊1月以來領跌A股,對此,分析人士認為,信貸緊縮及資源稅傳聞或是打壓煤炭股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12月CPI同比上漲1.9%,12月PPI同比上漲1.7%,年底CPI、PPI分別超出預期,顯示通脹壓力在增大;此外,昨日央行發行3月期央票900億元,參考收益率1.4088%,再次上調4.04個基點,同時正回購480億元,此前本周央行已回籠了1620億元。上述因素使市場對未來貨幣緊縮預期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資源稅改革傳言加劇為煤炭股帶來了額外的壓力。據悉,在1月10日舉行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官員明確表示,2010年中國將適時出臺資源稅改革方案。受此影響,煤炭類股1月份跌幅居前。不過,目前多數研究人士認為,市場可能過于反應了資源稅的負面影響,由于從價計征涉及許多復雜問題,資源稅出臺時間仍有待斟酌;另外即便出臺,在煤炭作為最重要一次能源的中國,大多數煤炭企業都存在成本轉嫁的能力。因此,資源稅改革措施出臺或明朗化可以理解為利空出盡。屆時,煤炭股或將引來投資機會。
現貨指數探底回穩,盤面看,午后銀行類股發力助推指數回穩,煤炭、有色金屬等資源類股走低,部分題材類股活躍。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經濟復蘇趨勢持續向好,但經濟數據越亮麗,政府政策退出節奏加快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從去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有關政策動向包括針對房地產調控和貨幣政策緊縮都顯示出政府的政策退出措施在有序進行中,這將打壓市場情緒,使得股指難有好的表現。從目前市場的政策和資金面看,市場短期也欠缺向上動力。而從目前A股市場估值來看,有接近1200家公司股票PE在50倍以上;100倍PE以上的股票也高達731只。因此,由于市場中估值過高品種占比較重,預計長陰后市場,仍將呈現疲軟走勢。
(馮迪? 撰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