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地產和平臺貸款風險集中爆發可能性小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銀監會最新公布的數據,商業銀行去年四季度末的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自2005年以來首次環比“雙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和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均表示,在我國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的過程中,不良貸款的上升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應理性看待不良貸款的“雙升”,我國銀行業仍具備較強的成長性。

中國證券報:有觀點稱,銀行業不良貸款周期可能已到來。對此怎么看?

陳道富: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調整和貨幣投放回歸正常化,銀行業不良貸款一定程度的反彈將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前幾年我國經濟增速較快,銀行在經濟周期的高點發放貸款,其后出現不良貸款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良貸款的上升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不良率的反彈和增長應該沒有完全結束,但不良貸款周期的概念值得商榷。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逆周期的管理方式,逐步減緩不良貸款周期性的波動和影響。

郭田勇:不良貸款周期已到來的判斷有點言之過早甚至言之過重。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有較好的風險掌控能力,銀行業的成長性還是值得期待的。希望公眾對不良貸款的關注能更好地促使銀行業增強風險管理能力。


中國證券報:房地產貸款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是否會在今年同時爆發?

陳道富:監管部門前幾年對這兩個領域已經加強了監管。今年銀行在這兩方面的壓力有所增加,有些問題可能會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有所反映。

郭田勇:兩方面風險集中爆發的可能性很小。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中部分項目的可持續性比較好,對于部分流動性出現困難的這些項目可以展期。未來3年內有35%的平臺貸款到期,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即將面臨第一個償債高峰。為了平穩過渡,建議采取辦法緩沖,盡量在短時間內避免風險集中爆發,從而降低銀行業風險。監管部門此前對房地產貸款的壓力測試顯示,銀行對房價下跌的承受能力比較強。

中國證券報:銀行業未來還應關注和防范哪些潛在風險?

陳道富:除關注信用貸款風險外,未來還需關注理財產品、流動性等風險,尤其是流動性風險。今年跨境資金流動會比較頻繁,對銀行的存款、流動性管理等都會帶來一定壓力。此外,還需要關注房地產行業調整對相關行業特別是產能過剩行業的影響。

郭田勇:今年銀行業的資產管理壓力較大。宏觀經濟增速放緩,企業效益可能下降,同時房地產宏觀調控仍在繼續。銀行業仍應進一步加強風險控制,以免不良貸款有較大幅度的反彈。銀行還需要警惕民間借貸、“影子銀行”等傳導風險。

中國證券報:商業銀行應如何進一步優化資產質量?

陳道富:從監管層面而言,需要對銀行業建立宏觀審慎監管體系,完善監管指標要求等。從銀行業本身而言,銀行系統內的風險需要商業銀行不斷風險管理能力,同時拓展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郭田勇:首先,銀行業需要積極做好風險管理,包括貸前、貸后的管理,同時密切跟蹤宏觀經濟形勢,管理好貸款的集中度。其次,需要繼續推進一些資產證券化等信貸資產轉讓業務,這樣銀行才能更有效地盤活資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