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淘網畢勝稱物流是最大成本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26 10:08
新浪科技訊 7月26日上午消息,樂淘網CEO畢勝近日做客新浪科技白銀時代訪談,就樂淘網為何總買玩具轉型賣鞋、電子商務目前狀況及融資與網友做出溝通。他表示電子商務市場形成穩定格局還需要5-6年,目前物流依然是電子商務最大成本。
精彩觀點:
- 平時中國父母給孩子買的不是玩具,一般是衣服、食品或是報各種學習班,也不願意花錢買玩具,在中國不具備這個文化。導致樂淘成長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一個巨大的瓶頸不再成長。這個時候整個團隊來分析調研這個事情,發現事實上玩具市場在中國很小。
- 樂淘鞋城上線一周的收入就超過玩具,當時感覺這個方向是對的。因為我想做比較簡單化的公司,鞋從物流來說是非常標准的,另外拍照有很標准,都可以流水化去作業的。做服裝或者其他品類中間涉及的環節會比較多。
- 做玩具差不多得有70%的毛利率,3C據聽說只有3%-5%或者5%-7%之間的水平。賣鞋像樂淘只做大品牌的,就是如耐克、阿迪達斯之類的,頂多30%的毛利率。自有品牌的服裝,自己生產然後拿到網上去賣,毛利的空間太大了。
- 電子商務垂直類的競爭非常激烈。樂淘做了鞋城之後,我知道的這個市場不下10家了,都和樂淘挺像的。不過像中國唯一幹幹淨淨只做鞋的,就樂淘一家,其他人服裝、配件都會賣,我就做鞋。如果是持久戰,五六年之內能夠形成一個穩定的市場格局。
- 我覺得幾千萬美金甚至一個億美金對電子商務來說都不是什麼大錢,花掉這一千萬美金需要做什麼,再來一個億美金做什麼,一步一步做好就行了,京東商城劉強東也說過,電子商務沒有十年,十個億做不下來,我非常認可這個說法。
以下為訪談實錄:
新浪科技韓枝: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來到新浪科技白銀時代的訪談間,今天很高興請到一位老朋友是樂淘網的CEO畢勝先生,首先請畢總跟大家打個招呼。
畢勝: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畢勝。
新浪科技:畢勝是我們老的朋友,2009年1月份畢勝帶著樂淘網來到白銀時代跟網友見面,那個時候樂淘網是做玩具,今天樂淘網成為成功\的網上鞋城,這其中發生了什麼樣的故事,請畢勝跟我們分享。
中國不具備購買玩具的文化
畢勝:這是涉及到做B2C行業選擇和品類選擇的問題,當時選擇品類的時候,有一個前置的假象,中國適齡兒童有三個億可以買玩具,覺得市場很大。做了一段時間,中國不具備購買玩具的文化,玩具一般是孩子拽著父母的衣角到商場買玩具,平時父母給孩子買的不是玩具,一般是衣服、吃的或者是給報學習班,報各種學習班,武術班,鋼琴班,不願意花錢買玩具,在中國不具備這個文化。導致樂淘成長一段時間之後,出現一個巨大的瓶頸不再成長。這個時候整個團隊來分析,去調研這個事情的時候,發現事實上玩具市場在中國很小。另外還有假貨充斥,各式各樣的假貨都特別特別多,我印象特別深,當時周星弛的《長江7號》,那個七仔,我們跟正版合作要700多元,我們家門口地攤賣7塊塊多,一模一樣的。
新浪科技:做多長時間發現這樣的問題?
畢勝:6個月,我記得09年年初來過這里,我們是08年6月份開始做的玩具,6個月之後就發生這件事情。那個時候樂淘決定重新做各個行業的審視,做一下調研,在整個調研過程中,選擇了鞋子的行業。
新浪科技:我們聊到關鍵信息,賣玩具做到三個月差不多營收持平,如果一直做下去,還能保持不虧損的狀態。
畢勝:對,有一個理解,做不成規模化的公司,現金流很健康,但是會導致公司做不到。整個盈收也就那麼大,因為整個中國玩具市場就一百來個億,涉及到互聯網上又是很小的範圍,樂淘又是小範圍。雖然毛利足夠大,但是沒有辦法產生規模化的效益。
新浪科技:當時做了玩具,要轉型的時候,咱們團隊有多大?
畢勝:當時做玩具轉型的時候是四十幾個人。
新浪科技:可能這些人之前都是在做玩具,突然要說服他們,現在做鞋,這中間怎麼說服他們,是不是會面臨人員的流失。
畢勝:從玩具到鞋的轉型,樂淘沒有人流失,核心的成員還有中層的經理級沒有流失,員工級的好像也沒有流失。當時大家共同面對了這麼一個問題,這個時候我們一起在工作,一起去想辦法為什麼會這樣,如果這個是我們做得不好,我們去改進它,如果這個市場原因,我們是不是切到下一個產業去,下個產業切什麼,我們一塊去調研,我們有幾個人,每天都出差,到上海去,專門跟人家聊天,去坐下來,做數據分析,這個時候大家反而是共同工作的,沒有人員流失,也沒有說服的過程,真的沒有說服過程,陳虎也跟我在一起,當時去上海調研,那個時候特別苦,已經摸不到方向了。如果摸不到方向,一個企業可能走到盡頭。
新浪科技:那個時候最大的壓力對你來說是不是方向不好找?
畢勝:其實資本方也不給我壓力,資本方當時說了一句話,畢勝你自己去尋找方向,只要你這個團隊在,不管做什麼,如果你們有想法,繼續投你,看好你們這個團隊,盈收沒有任何壓力,值至今日,董事會也沒有給我任何壓力,最痛苦到底是做什麼,當時面臨做什麼,會不會還是失敗的拷問,如果我選擇其他的行業,我再失敗,這個時候怎麼辦。資本是很有耐心的,又是最沒耐心的,你失敗兩次可以,再來一次,如果第三次再選擇錯了,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背著包回家。一步踏對,能夠快速地增長,保持公司健康的發展態勢,這是給我壓力最大的,也是給團隊壓力最大的。
新浪科技:當時有沒有想過如果第二次創業再失敗了,有沒有做最差的打算。
畢勝:那我自己從家里拿錢把錢還給投資方,我就繼續再創一個。
新浪科技:當時已經花掉了多少錢?
畢勝:花了120萬美元。
新浪科技:是相當大的數字。
畢勝:花了一千多萬學費,沒有找著北。
新浪科技:後來再次找到方向。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