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ad成了報業救星? 分析師:人人有機會 與眾不同才能出頭天
鉅亨網李家如 綜合報導
蘋果 (Apple;AAPL-US) 平板電腦 iPad 問世,掀起的不僅是未來數年的科技潮流,也讓營運陷入困境的報業掀起一線生機。有分析師就指出,未來報紙可以透過 iPad 擴大閱讀群眾,並提高廣告效能。
蘋果 iPad 擁有 9.7 吋螢幕,可用來瀏覽網頁、播放音樂、至 iTunes 欣賞影片,還可運作 Apple 的 apps store (應用軟體網路商店)。
此外,蘋果更宣布為平板電腦設計閱讀軟體 iBook,以及線上書店 iBooks Store,其中包括幾個主要與獨立出版商提供的書籍內容,《紐約時報》與《時代雜誌》等,皆為 iPad 的合作夥伴。
根據《MarketWatch》報導,蘋果在發表會上,也特別對外展示使用 iPad 瀏覽《紐約時報》的情境,特點是能以數位方式呈現報紙內容、照片和影音。
紐約時報數位部門負責人 Martin Nisenholtz 形容:這項設備「抓住了報紙的本質精髓和閱讀經驗」。
《洛杉磯時報》編輯與業務規劃主任 Sean Reily 指出,蘋果 iPad 所創造的環境,將成為各家報紙積極創造利益的關鍵所在。「蘋果的 iPad 提供了全彩色呈現與豐富的影音,未來民眾不再僅滿足於報紙的文字內容和灰色的照片。」
他強調,讀者希望透過 iPad 連結上網後,就能得到一切資訊與內容。這對報紙來說絕對是個機會,能夠正面和更多閱聽眾接觸。
Reily 直言:「現在問題是,報紙要如何應用這套新工具?也就是說,報紙該採用何種方式呈現,突顯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
研究機構 IbisWorld 資深分析師 George Van Horn 同意這項觀點,「無論是平板電腦,或者是未來其他推出的產品,都為報紙、雜誌或書籍提供更好的數位閱讀經驗。」
對《紐約時報》而言,2010 年 1 月還真是個忙碌的月份。
它在上週才對外宣佈,自 2011 年起網路版新聞將實施收費制,除了某些特定數量的免費新聞外,多數新聞必需付費瀏覽,成為報業網路發展的重要指標。
顯然,《紐約時報》賭的是:它擁有一群獨特且死忠的讀者,願意為線上內容付費,並樂於接受隨處閱讀的新模式。
Reily 強調:「《紐約時報》一路走來的足跡,會是所有報紙日後不得不跟進的道路。」
[NT:PAGE=$]
隨著越來越多民眾透過網路讀取新聞、吸收訊息,報紙讀者日益流失,更牽動報紙發行量與廣告收入急遽下滑。
業內人士指出,報紙在網路版投注更多的資源,加強照片、圖像和影音服務,但線上廣告帶來的收入與印刷版的廣告流失相比,依舊明顯不足。
過去一、兩年內,某些報紙已陸續宣布倒閉,出版商更進入破產程序,包括《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的母公司 Tribune 集團。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