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電子:中金所要求春節前完成系統升級測試
鉅亨網新聞中心
繼本報昨日推出股指期貨系列報道之軟件篇后,記者赴杭州專訪了國內交易軟件開發商——恒生電子,了解了自中金所成立以來,有關股指期貨交易軟件開發、將來股指期貨交易需要規避的技術風險等問題,以幫助投資者全面了解即將推出的股指期貨交易,樹立正確的投資意識和習慣。
在數度傳言股指期貨即將獲準上市的2007年,致力于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會員交易、結算系統開發的兩大軟件供應商Sun Gard金仕達、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570.SH,下稱“恒生”),曾因當時還有近一半的期貨公司尚未完成技術系統建設而在金融期貨技術系統準備問題上備受壓力。
三年后,滬深300股指期貨這一中國金融期貨時代的“長子”問世已指日可待之際,《第一財經日報》(下稱“日報”)記者赴杭州專訪了恒生證券事業部期貨市場總監牟建峰。作為金融期貨春天的守望者,牟建峰在默默無聞的期貨軟件開發行業苦苦堅守了十多年。
日報:據說,中金所已要求軟件供應商在4月8日前完成全部準備工作,保證屆時能夠上線交易,且要求提前至2月5日之前做好開戶的技術準備。如在4月左右推出股指期貨,技術準備上有無問題?
牟建峰:確實,“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不過,2007年已多次傳言股指期貨即將推出,我個人也因此有多次緊急加班測試系統的經歷,但事后證明均是“虛晃一槍”。
中金所已要求恒生在春節前為期貨公司完成系統的最后升級、測試。而恒生已做好股指期貨上市前的各項技術準備,我個人則預測上市時間應比目前普遍預期的稍早些。
日報:能否介紹占有四成以上期貨核心交易系統市場份額的恒生,這四年來為股指期貨所做的投入和收獲?
牟建峰:這四年來,不僅備戰中的期貨公司均變化很大,恒生本身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2006年6月,中金所籌備工作啟動三個月后,恒生成立了股指期貨專門小組。后為協調資源管理又在內部架構上進行了調整,將原主要服務商品市場的期貨事業部并入證券事業部,負責期貨業務研發、工程實施、售后服務、市場銷售的人力投入已增長至四年前的10倍,達七八十人,也占整個證券事業部的20%。
恒生備戰股指期貨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是2006年12月首次在華安期貨上線可供大容量、高并發性交易需要的2006版恒生期貨交易管理系統。2006版是為專門迎接股指期貨推出的高端期貨交易系統,可支持國內的所有商品期貨及中金所的股指期貨品種,更可支撐中金所全面結算會員的期貨交易、結算和風控,并能快速低成本部署IB業務(包括券商IB營業部的代理開戶),還可提供證期合一的交易界面。
目前中金所15家全面結算會員中已有9家使用了恒生2006版,恒生針對券商、基金、信托等機構投資者開發的有關股指期貨的投資管理系統產品也有著巨大的潛力。
不過,恒生目前在股指期貨業務上獲得的收入還未與其大投入相匹配。事實上,這么多年來一直虧損的恒生期貨業務是靠其他業務的收入支撐下來的,但恒生看好國內期貨市場尤其是股指期貨的未來,可預期這方面的收入將有大幅度增長空間。
日報:中金所在本月19日公告的交易規則及其實施細則修訂說明中稱,為防止部分會員和客戶利用技術優勢影響交易系統安全和正常交易秩序,而在交易細則征求意見稿中增加了“會員、客戶采取可能影響交易所系統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方式下達交易指令的,交易所可以采取相關措施”的規定。作為技術專家,您理解的所謂“技術優勢”,是否與在國外引起爭議的高頻套利程序化交易或Flash指令有關?
牟建峰:據我了解,市場上確有一天能自動發出十萬筆指令的交易程序,其實這些指令中有2%即兩三千筆成交即不錯。
但如有很多個上述自動化交易程序在運行,其產生的大量指令蜂擁至交易所主機后,可能導致交易所撮合交易系統的崩潰。而基金、券商集合理財、信托、保險等均有大規模期現套利的需求,應不排除這些大機構存在著“技術優勢”甚至個別惡意擾亂市場秩序的可能。
另外,我個人認為程序化交易并不適合大眾化投資,畢竟這是少數人玩的游戲,且模型最重要,程序則其次。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