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熱錢奏效!彭淮南:國內熱錢減少到3000億元之下
鉅亨網記者施冠羽 台北
央行總裁彭淮南今(29)日赴立法院報告時指出,國內熱錢在央行和金管會的合作之下,已經從3700億元降到了3000億元之下,達到這樣的成績還算滿意,未來也熱錢在國內的金額還會持續減少。他也表示,明(2011)年台灣並不會發生資產泡沫化。
彭淮南日前(11/22)赴立法院報告時曾指出,當時仍有3700億元的熱錢在國內流竄,其中約有2500億元停泊在公債,而其餘的1200億元躲在借券保證金裡面。不過,彭淮南今(29)日再度赴立法院報告時指出,在金管會的協助之下,自今(2010)年8/2起,借券保證金限定只能用美元當押金,也讓這部分的熱錢減少到500億元之下;至於公債部分,金管會也在11/11宣布,外資投資公債的金額不准超過淨匯入資金的3成,也成功讓2500億元的熱錢減少到目前的2400億元。因此目前全台灣的熱錢已經降到了3000億元之下,未來還會持續下降。
不過,費鴻泰則指出,國內熱錢應該要降到1500億元才是合理的水位,未來1個月內,國內熱錢若不降反升,他將會具體要求徵收熱錢管理費。
立法院財委會今日進行民國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總報告,根據央行預先提出的業務報告指出,明年央行業務重點是「強化外資資金進出控管機制」,並宣誓「控制物價、打擊通膨」的決心,力圖維護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
此外,央行也規畫今年將繳庫1800億元,截至今年10月底止,營業收入扣除支出,盈餘已達2107.69億元,主要是外匯營運量增加及運用績效良好所致,若無偶發事件影響,繳庫目標已提前達陣。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