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盤:周五CBOT大豆期貨市場收低
鉅亨網新聞中心
收盤評述
大豆
周五CBOT大豆期貨市場收低,結束3日連漲走勢,對全球經濟及中國需求的擔憂促使交易商削減頭寸。1月大豆收盤1238.5美分,下跌16.5美分,該合約本周累計上漲37美分,漲幅為3.1%。分析師稱因擔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可能引發新一輪拋售,市場參與者在本周初價格上漲后進行獲利了結。另外,中國糧油信息中心26日稱,中國將在12月3日拍賣30萬噸儲備大豆,這條新聞也增添市場的負面基調,刺激交易商離場。市場認為國儲大豆拍賣使得中國無需進口大量美豆。美國農業部(USDA)周五公布了周度出口銷售,報告證實了近來大豆出口需求放緩的傳聞。截至11月18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凈銷售為948,900噸,位于交易商預估區間,但較之前一周下滑了19%。另外,交易商持續關注南美作物天氣,當地的旱情已令大豆播種進度放緩。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周四稱,阿根廷2010/11年度大豆產量預估為4950萬噸,低于政府最新預估的5200萬噸。美國大豆制品期貨隨大豆齊跌。CBOT1月豆油期貨收跌0.35美分,或0.7%,至每磅50.25美分。CBOT1月豆粕期貨收低3.50美元,或1%,至每短噸339.10美元。
玉米
CBOT玉米期貨周五小幅收低,因美元走強令價格承壓,盤中震蕩且成交量低迷。CBOT12月玉米期貨收低1/2美分,至每蒲式耳5.38 1/4美元。美元走強是由于擔憂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以及歐元區債務危機。交易商稱中國政府出臺措施上調大連農產品期貨保證金,中國正采取舉措抑制農產品價格過分上漲,但是分析師表示玉米期貨仍有很好的理由上漲。分析師指出,中國的一報紙暗示國內某省的玉米供給即將用盡。另外,對南美作物的憂慮限制了市場跌幅。阿根廷是全球第二大玉米生產國,但預計其干燥天氣仍將持續。羅薩里奧谷物交易所周四稱,預計阿根廷2010/11年度玉米產量介于2100-2200萬噸,去年該國收獲了創紀錄的2250萬噸玉米。這一預估數字低于政府最新預估。美玉米出口銷售方面,截至11月18日當周,美國玉米凈出口銷量從前一周的53.37萬噸增至82.3萬噸。交易商此前的預估區間為40萬噸至90萬噸。
小麥
美國小麥期貨周五收高,因有關惡劣天氣正威脅全球產量和作物品質的憂慮提振。CBOT 3月軟紅冬小麥期貨收高2美分或0.3%至每蒲式耳6.87 1/4美元。有關美國大平原地區的干旱、澳大利亞的過量降雨以及俄羅斯下一季作物前景不明的憂慮支撐了小麥期貨。上述國家為小麥主要生產國和出口國,終端用戶對潛在的供應中斷感到緊張。據民間氣象公司T-Storm Weather稱,大雨正造成大約三分之一的澳大利亞小麥種植帶的收割放緩并停止,并威脅到作物品質。若品質較差,小麥只能用于動物飼料,不能食用。而美國未來10日干燥的大平原硬紅冬小麥種植區預計不會出現明顯降雨。周五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國小麥出口銷售為745,200噸,接近于分析師預期的高端,硬紅春小麥銷售量占總量的31%左右。
天氣狀況
巴西:
帕拉那和馬托格羅索在未來幾天內會延續干旱的天氣。然而,下周的天氣將會出現變化。如果天氣部門核實將會有降雨,那么對于作物的生長十分有利。目前來看,巴西地區的天氣模型值得關注。
阿根廷:未來10天時間內零星降雨和氣溫的變化將會對作物種植區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降雨似乎不能完全抵消近期的干旱。這會危及阿根廷北部和中部地區谷物和油菜籽帶的生長。但是會有利于南部小麥地區的成長。
其他市場信息
美股
受歐洲債務危機影響,周五美國股市收低。盡管美國零售業的“黑色星期五”銷售出現了一些積極跡象,但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然令投資者感到擔心。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95.28點,收于11,092.00點,跌幅0.85%.
能源
因投資者對朝鮮半島局勢感到不安并受美元上漲影響,原油期貨周五小幅下跌。紐約商業交易所1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約下跌了10美分,收報每桶83.76美元,跌幅為0.1%。摩根大通分析師在給客戶的一封短信中表示,“油價的拔河比賽仍在繼續,歐元區債務問題抵消了原油基本面改善的影響。”
因市場對歐元區債務問題再次感到擔憂,黃金與其它金屬期貨周五走軟,投資者賣出了大宗商品與股票并買進安全性更高的美元。朝鮮與韓國之間沖突的升級刺激了美元上漲。RBC財富管理公司金屬分析師George Gero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在正常情況下,朝鮮半島局勢緊張以及股市下跌會對黃金形成支持,但美元兌歐元匯率的上漲對金價造成沖擊。”
紐約商業交易所COMEX部門12月交割的黃金期貨下跌了10.60美元,收報每盎司1362.40美元,跌幅為0.8%。該合約盤中最低下跌至1350.50美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