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紡織“豪賭”偏光片 機構不買賬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對于深紡織重金投資偏光片項目,有投資機構表示,考慮到目前國內偏光片產能的不斷提升,競爭日益激烈,公司再次參與深紡織增發計劃的意愿不高。
中國證券報昨日報道了《深紡織再“圈錢”為高成本擴張買單》。除擴建成本過高之外,事實上,與液晶面板其他上游材料相比,深紡織不吝重金投資的偏光片項目毛利率水平并不高。
一位曾參與深紡織(000045)前次增發的投資機構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考慮到目前國內偏光片產能的不斷提升,競爭日益激烈,公司再次參與深紡織增發計劃的意愿不高。
高科技光環難掩低毛利尷尬
偏光片被資本市場所知曉,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近年來國內液晶面板(LCD)生產線的投資熱潮。作為LCD上游材料之一,偏光片由于技術難度較高,長期被日本、韓國、臺灣等少數廠商壟斷。從1995年進入偏光片領域以來,深紡織逐步掌握了偏光片的相關工藝和技術,并在2009年推出供大尺寸LCD面板使用的寬幅偏光片生產計劃。
深紡織不惜投資數十億拓展偏光片業務,是否意味著高投入將帶來高產出呢?事實上,在經歷了行業的快速成長之后,國際偏光片在2009年就出現了“拐點”。深紡織《2009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顯示,全球TFT-LCD用偏光片產值在2009年出現1%的負增長。
而且,與玻璃基板等其他液晶面板上游業動輒50%左右的毛利率相比較,偏光片的毛利率只有20%。深紡織介紹,偏光片行業在國際上是較為成熟的行業,目前全球偏光片行業的毛利率在20%左右,其中,TFT-LCD用偏光片的毛利率不到20%。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為TAC膜、PVA膜,約占偏光片成本的75%,主要由日本供應商壟斷,這也直接影響到了產品的毛利率。
“從戰略意義上講,深紡織的TFT-LCD偏光片國產化完善了國內平板顯示產業鏈;但從某種程度上看,偏光片企業都有點給上游‘打工’的意味。”業內人士介紹,由于關鍵上游材料被國外壟斷,偏光片生產企業,尤其是產能較小的國內企業議價能力十分有限,而行業的超額利潤大多被上游材料廠商攫取。
目前,偏光片用膜材料中,只有TN-LCD的TAC膜部分由樂凱集團實現了國產化,其余則大多依賴進口。膜材料的毛利水平遠高于偏光片成品,以佛塑科技旗下主營偏光膜等光學材料的緯達光電為例,其2010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在40%以上。
按照深紡織的公告,公司預計擬投建的六號線達產年平均凈利潤為1.03億元,七號線達產年平均凈利潤為1.02億元。但偏光片生產線的實際產量受液晶面板景氣周期的影響甚大,低谷時開工率甚至不足五成,生產線達產后每年的實際盈利情況仍有不確定性。
“另外,雖然深紡織在偏光片領域經營良久,但公司對行業的整體判斷有時候也存在偏頗。”分析人士指出,從對競爭對手的判斷,以及收購二手寬幅生產線失手兩個案例來看,深紡織在邁向“主流TFT-LCD用偏光片供應商”的征途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深紡織副總經理朱梅柱也在28日回應本報報道,詳細拆解了此次募投項目的投資構成并表示,公司寬幅偏光片投產不久,競爭力究竟如何歡迎投資者實地調研。
昔日買家如今買興不再
深紡織前次的增發募投項目——偏光片一期項目得到了公司實際控制人深圳市國資委在資金上的大力支持;但公司今年2月份推出的14.7億元定增方案,卻更多地需要獲得資本市場認同。
深紡織2010年募資8.5億元投資TFT-LCD偏光片一期項目,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全資公司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合計出資5億元,認購了近六成的增發股份,實際發行價格也從增發預案的不低于8.31元/股增加到9.3元/股。但深紡織2012年2月11日的定向增發預案顯示,公司預計募集資金14.7億元用于建設TFT-LCD用偏光片二期項目,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認購股份金額不少于3億元且不超過6億元,這意味著公司還要從資本市場尋找至少8.7億元的資金。
“此一時彼一時,在國內平板顯示行業產能過剩苗頭已現的今天,我們在該領域的投資較為謹慎。”曾參加深紡織2010年定向增發的某公司人士表示,當年投資深紡織偏光片項目,主要基于國內廠家尚無寬幅TFT-LCD偏光片生產線以及整個平板顯示行業成長勢頭較好,公司試圖通過該項目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2011年全球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挫,國內偏光片產能開始提升,競爭也日益激烈。“目前來看,我們公司參加深紡織偏光片二期項目的意愿不高。”
業內人士介紹,參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多為機構投資者,在經歷一年的鎖定期之后,若公司股價或項目前景難以達到預期,他們往往會選擇用腳投票。
公開資料顯示,除去公司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深紡織2010年的定向增發總共吸引了浙江硅谷天堂鯤誠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人保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常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4名機構投資者,認購成本均為9.3元/股。盡管深紡織A的二級市場股價在2010年最高摸高至17.90元/股,但到2011年8月16日上述四家機構所持股份解禁后,公司股價已經回落至11元附近,此后更是一路下探到7.5元/股。
雖然如此,部分解禁的投資者還是選擇了減持離場。深紡織2011年三季報顯示,截止到2011年9月30日,浙江硅谷天堂鯤誠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華寶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保險產品分別持有深紡織A股票1355.50萬股、921.50萬股和112.04萬股,這意味著增發限售股解禁后,上述股東分別拋售了69.02萬股、100.01萬股和748.18萬股。另外,曾持有深紡織A股票215.06萬股的中國人民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險分紅則并未出現在深紡織2011年三季報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之中。
“在目前點位推出增發預案,鎖定增發價格,深紡織是選了一個較好的時機。”業內資深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定向增發從預案公布到最終增發成功歷時較久,屆時不排除由于二級市場價格高于增發底價而增加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但關鍵還是看項目最終的市場認同度,否則參與定增的投資者只能眼見‘浮盈’變‘浮云’。”(中國證券報)
(王軍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4006744482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