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糖價何去何從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新榨季的到來,食糖市場緊張的供求關系有所放緩,近期食糖噸價在短短十多天內下跌千元。然而,盡管目前糖價暫時從高位跌落,但我國糖業的深層次矛盾依舊未得到解決,游資繼續對食糖“虎視眈眈”。

11月以來,國內糖價走出了一波“過山車”行情。

11月8日,食糖主產區廣西首批新糖上市,報出7600元每噸的高價,比舊糖7350元到7400元每噸的報價要高。而與2009到2010榨季第一批新糖4350元每噸的報價相比,新榨季新糖報價足足提高了3250元,漲幅高達74.7%。

此后,隨著新糖入市量增加,糖價迅速跳水,各食糖主產區報價相繼跌破7000元每噸。在新榨季新糖上市供給增加、流動性收緊、國家調控物價“組合拳”出擊下,國內食糖期貨、現貨價格均迅速出現大“跳水”,全國主要產糖區新糖價格十天之內下跌近千元。


與現貨市場相呼應,白糖期貨市場的表現“一瀉千里”。鄭糖主力合約11月25日的收盤價格為6423元每噸,最低甚至達到6196元每噸,而兩周前的11月11日糖價仍高達7500元每噸。此后雖然一直在6300元到6500元區間震蕩調整,但不少期貨公司都建議投資者“以觀望為主”。11月25日,白糖期貨價格反彈,華泰長城期貨建議“多頭可考慮逢反彈逐漸離場”。

國際糖市供需偏緊也給國內糖價帶來了壓力。路易達孚北京公司糖業部趙亞林認為,由于國際上食糖減產國家較多,且全球庫存偏低,需求還是比較旺盛。此外,巴西產量不及預期,大產糖國也多減產,中國還需大量進口,糖市未來基本面看漲。有專家分析認為,經過幾年減產,中國庫存偏低,一旦中國補庫,就有可能拉高國際國內糖價。

記者了解到,目前高盛、嘉吉等國際投資機構雖然短期看弱糖價,但長期依舊看多。浙江一名炒家告訴記者,近兩個月內,國內糖價出現強勢大漲的可能性較小,但一般來說,6至9月為用糖高峰,屆時中國也有可能大規模補庫,國際國內糖價都有再次上漲可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