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奶酪萊美股權消失之謎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觀察報)
短短一個星期之內,重慶藥友製藥有限責任公司 (下稱:藥友製藥)的自然人股東石雲從驚喜跌至沮喪,進而憤怒到極點。
這一切,皆是緣於他所間接持有的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萊美藥業300006.SZ)的股份莫名的消失了。
沿史
石雲是重慶製藥六廠的老職工,1998年轉入製藥六廠改制而成的藥友製藥工作,至今仍然是藥友製藥的員工,通過工會持有藥友製藥10200股。
工商登記顯示,藥友製藥是1997年7月21日登記設立的,石雲稱藥友製藥就是由原重慶製藥六廠改制而來。
當時石雲在製藥六廠的財務科工作,重慶製藥六廠成立萊美藥業的時候,還專門從其所在的財務部門抽調了一名資深會計柳雲燕 (已退休)擔任新組建的萊美藥業做會計主管,此後數年間,製藥六廠一直為萊美藥業提供廠房和生產設備,並共用一個生產地址。
石雲回憶到,再後來,他就進入了製藥六廠改制而成的另外一家企業——藥友製藥做銷售,由於他是廠內老職工,到了1998年底,石雲已經擁有了10200股藥友製藥的股份,當時的藥友製藥註冊資本為26,654,746元人民幣,藥友製藥職工持股會(出資書上是這麼寫的)出資6,157,200元。
石雲向本報出示了他所擁有的藥友製藥《出資證明書》,裡面詳細記錄了石雲的股份變動情況。最開始石雲擁有3000股藥友製藥股份,後來轉增了2100股,之後又從其他職工處接手了5100股,總計持有10200股,占藥友製藥工會的0.166%。
在製藥六廠工作之時,石雲就知道旁邊還有一個萊美藥業的存在,也很清楚重慶製藥六廠出資350萬元,成立了萊美藥業,占股35%。
2002年,重慶製藥六廠將所持有的萊美藥業35%的股權按原賬面價值350萬元轉讓給藥友製藥工會,但是這筆國有資產轉讓,當時並沒有獲得政府的批准。
這筆轉讓意味著,石雲在內的1400多名藥友製藥工會職工,間接持有了35%的萊美藥業股權,比如石雲,他相當於間接持有了0.0581%的萊美藥業股權。
按照10月30日,萊美藥業在創業板近30億的市值來計算,石雲間接擁有了174.3萬元的財富。
消失的股權
然而,成為百萬富翁的「美夢」,在石雲三天前打電話給藥友製藥工會主席劉伏生之後,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原來,工會早在2007年已將萊美藥業股權轉讓給了現任董事長邱宇等38名自然人。
石雲等多數藥友製藥持股會的股東,都被蒙在鼓裡。
石雲說,當他第二次打電話給工會主席劉伏生的時候,劉伏生在電話那頭開始閃爍其辭,亦捶胸頓足地表示懊悔,悔當初不該將這筆萊美股權賣給邱宇等人。
事實上,這本身就不是一筆合法的轉讓交易。
一是重慶製藥六廠原價轉讓萊美藥業35%股權給藥友製藥工會,這是一筆國資轉讓,需由當時的國資監管部門同意,真實的情況是,當時這筆涉及國資的股權轉讓,並沒有獲得政府的批文,直到2009年7月22日,萊美藥業上市前夕,才由重慶市政府補了一個准許類的批文。從法律層面上講,當時未獲得所有權確認的股權,在第二次由工會轉手賣給邱宇等38位自然人的時候,這筆股權轉讓應當被確認為無效。
二是藥友製藥工會股東在轉讓這筆萊美藥業股權的時候,像石雲這樣的一些股東並不知情——如果沒有石雲等全部股東的簽字同意,這筆股權又是如何能成功的通過工會,轉讓給邱宇等38名自然人呢?
石雲認為這其中肯定存在「貓膩」。
直到萊美藥業獲准上市之時,石雲還以為自己間接持有35%的萊美股權,實際上,這部分股權早在兩年前,就已經憑空消失了。
本報聯繫上萊美藥業董事會秘書黃慶和董事長邱宇,對方未就此做出回應。
石雲說,在萊美藥業招股說明書的第64頁,邱宇其實是為這筆股權交易留了條後路。招股說明書上這樣寫道:2009年9月18日,萊美藥業實際控制人出具 《承諾函》承諾:2002年,重慶製藥六廠將其對萊美藥業的出資轉讓給藥友製藥工會;2007年,藥友製藥工會將其持有的萊美藥業的股權轉讓予邱宇、張慧、范立華、冷雪峰等38位自然人。上述股權轉讓行為當時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目前沒有任何爭議和糾紛。如果將來因該股權轉讓行為發生任何爭議或糾紛,本人將協調解決並承擔相應的責任,保證不影響重慶萊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不會對發行人產生不利影響。
石雲指著這部分文字說:「沒有任何人告訴我,也沒有簽字畫押,原本屬於我的股權,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應被訪者要求文中石雲為化名)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