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總結】大笨象失“足”,港股首季跌633點海嘯以來最差
鉅亨網新聞中心
港股2010年開局不順,單是元月即大跌8%,奠定首季由淡友稱王的格局。迪拜事件、內地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歐洲債務危機等一系列的利空因素,猶如一個個大殺傷力武器補充,令淡友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剛跨入新一年的港股突時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恆指1月13日、2月5日和2月19日等多個交易日出現動輒愈500點的單日暴跌,一時失威的好友一度將100日線和20000點心理關口等重要防線均拱手相讓,損失慘重,甚是狼狽,撤退至19423點水位方穩住陣腳,守在250日線上方;至春節假期後受港匯轉強,憧憬資金流入的提振,好友才得以部署一輪似模似樣的反攻,收復部分失地。截至3月31日,恆指收報21239點,全季累計收窄至跌633點,或2.89%,連續三季上升的紀錄告終,亦是自金融海嘯以來整體表現最差的一季。重磅股匯豐控股(00005-HK)力壓大市,首季挫11.52%,為表現最弱的藍籌股之一。國企指數也跌3.01%,收報12397點。
緊縮憂慮籠罩,港股氣氛轉謹慎
港股好友首季險遭宰割,退市及緊縮的憂慮仍是主角。隨著環球經濟復蘇,特別是內地經濟的強勁回暖,各國央行今年布署退市措施已是鐵板釘上的事實,中國央行再次“出其不意”,於2010年1月12日即迫不及待的宣布上調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由15.5%增至16.0%,乃2008年12月以來首次調整,並事隔一個月後再度出手,於2月12日再度宣布提高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兩次出手後,內地主要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距金融改革後的高位17.5%,僅1%的距離。重大利空襲擊,港股在內地13個月來首次緊縮貨幣政策出台的次個交易日,1月13日即應聲暴跌578點,拉開首季最大一波跌浪的序幕,隨後不足一個月暴跌逾3200點。
中國央行接連出手收緊流動性,在時間上明顯出乎市場的預期,比預想中來得要快,亦為內地加息時機的提前埋下伏筆,特別是在2月份CPI急升至2.7%亮起“紅燈”後,不少大行已將中國加息的時間表提早至4月份,巴克萊資本在此基礎上預期下半年還將加息兩次,全年共加息81個基點,以確保抑制通脹的勢頭和收緊流動性。
當然,中國兩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同時,也令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重燃。種種跡象看,第三季前人民幣升值是大概率的事件,如無意外,6月份G20峰會前,美元/人民幣匯率有機會突破目標窄幅波動的悶局,而全年升值幅度料可達3-5%。
正值人民幣升值前景尚在爭議之機,港匯即已率先蠢蠢欲動,2月中旬以來明顯轉強,引發資金流入的憧憬,令港股好友下半季得以“起死回生”。一般而言,本幣升值受益的為金融、地產和有色金屬類股份,相信後市中資類銀行、地產和金屬股可重新吸引資金的青睞,尤其是前者,近日發布的業績報告依然強勁,同時融資負面影響已逐漸消除。
藍籌業績參差,企業並購高潮迭起
相對於中資金融股秀麗的業績及預期,不少港股大藍籌財報則明顯遜色,也是港股首季表現疲弱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大笨象匯豐控股,09財年淨利潤同比僅增長不足2%,至58.34億美元,為市場預期的下限,令人大為失望,消息拖累股價3月2日急跌7%,所幸有中資股力撐,才支撐大市當天僅跌150點。至於長和系的業績,亦只是平淡無奇,和黃(00013-HK)3G業務的持續虧損抵消了零售等業務的增長,未來3G業務的前景仍是關鍵。不過無論是匯控還是和黃,大行在其發布業績後唱好的仍佔據多數,如瑞士信貸即重申匯控跑贏大市的評級,目標價達97港元,看好其厚實的資本和充裕的流動水平。摩根士丹利和花旗等,亦均維持和黃增持或買入的評級。隨著4月份的來臨,藍籌和中資股的業績將步入高峰期。
業績表現參差之余,企業的並購熱潮首季則一浪接一浪,最矚目的莫過於吉利汽車(00175-HK)母公司“蛇吞象”作價18億美元全購沃爾沃,上演了窮小子迎娶富豪女的傳奇故事,誕生了中國汽車業最大的海外並購交易,轟動了全球。吉利有機會通過這一交易,利用沃爾沃的品牌和技術,實現產品的戰略轉移,扭轉過往廉價經濟型轎車的形象。收購交易不僅對吉利是里程碑式的跳躍,對整個國內的汽車行業亦具特殊的意義,當然收購後的整合能否成功,會否出現消化不良,現時市場也存較大的疑問。吉利瞄準海外,中國通信業巨頭中國移動(00941-HK)則打內地企業的主意,動用近400億人民幣入股浦發銀行(600000-CN)兩成的股權,劍指前景廣闊的手機支付領域,共同推動在基礎銀行業務和基礎電信業務領域的合作,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並發揮協同效應。
港股上方壓力不輕
內銀股融資陰霾散,配合出色的財報,帶動港股首季收官前頑強走高,國企指數更率先以大陽回補缺口,並突破前期的雙頂阻力位,有拓展反彈行情,中期轉樂觀的苗頭。惟投資者現水平高追的意願似乎不強,港股大市交投整體配合並不算理想。倘若動力不足,即便恆指也尾隨國指突破100日線及雙頂雙重阻力位,短線還將面臨恆指見23099點52周高位後延續的中期下降軌的強阻力位壓制,阻力重重,上升的空間有多大也存疑。
事實上,展望第二季,港股方向並不明朗,內地加息的預期、各國央行將繼續向市場傳遞溫和的收緊信號、歐洲債務問題等,仍將困擾著港股後市的焦點。稍為意外的是,美股在相關負面因素左右下,依然維持強勢,迭創18個月新高,令港股欲跌還升。港股後市上升動力,料還有中資股陸續發布的業績會續見驚喜,長遠帶來支持。當然,即使港股次季上升乏力,下跌的空間亦較有限,除非有重大的壞消息襲擊。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226,264]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