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能會產生的逆風勢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美元持續上揚
受到美國經濟復甦,但其他地區的經濟卻轉趨疲弱的影響下,市場資金出現回流美國的趨勢,也因此讓美元恢復其強勢的地位。美元之所以如此強勢,肇因於各國龐大的外匯存底,然強勢美元對美國未必是好的。雖然,進口商品相對會較為便宜,進口量也得以增加,但出口將會因此失去競爭力。美國目前每月超過4百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將會持續擴大,國內製造業者將會因為進口的增加而減少市占率,並進而侵蝕GDP的增幅。也就是說,美元持續上揚或許讓美國目前的財政問題更形惡化,畢竟美國原本就是債台高築了。
我們認為持續恢復的消費者信心將會將帶領零售消費市場出現較佳的表現,但弱勢的澳幣會使一些澳幣計價的進口商品業者,面臨盈餘受挫的狀況。當市場信心尚屬脆弱之際,消費者傾向維持簡約,零售業者就必須選擇提高價格以維持利潤,或者犧牲利潤率來維持銷量。
歐洲: 一個全球復甦的阻礙
歐元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並沒有對經濟活動產生任何有意義的改善。這18個各自政治獨立的會員國僅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使用同一個貨幣─歐元,但是國家間還是各有盤算。希臘選舉再次引發的政治波瀾,更足以證明歐元區會員國之間潛在的脆弱關係。一些評論家與投資經理人認為,歐元區只會落後美國2年復甦,但是我們相信更深層的文化與結構上的差異,將會阻饒歐元區經濟整合的策略。
美國貨幣寬鬆政策能夠成功,是因為美國是一個完整的單一國家。除非歐元區會員國能夠理解並且團結,不然對全球經濟復甦並不會有太多助益。
商品價格與中國經濟放緩
根據晨星的報告中顯示,鐵礦石的價格預計在2015年都不會有起色。事實上,中國對鋼材的需求已達到頂點,這是鐵礦的「黃金年代」結束的指標。中國幾乎佔全球鋼鐵需求的一半,也佔了海運鐵礦石需求的三分之二。我們認為中國經濟趨緩對於鋼鐵的需求在未來幾年將會逐步下降,這將會影響到礦產與工業相關公司的營收。中國的政策會讓其經濟重新平衡,消費支出會漸漸取代投資支出。而中國經濟趨緩、疲弱的商品價格,與主要原物料公司持續降低成本,這些因素都非常有可能讓中國企業的營收與股價無法於近期有強勁的反彈。
持續走低的油價
消費者或許對於目前的低油價感到開心,但是對於能源股票的投資人來說卻是一項挑戰。的確,油價占據財經新聞頭條已好一段時間,我們認為現在對於油價過度擔憂的狀況僅是市場消息面的雜訊。
我們認為,能源越見耗盡與逐漸增加的開採成本,再加上未來全球能源消費的增加,油價終究還是會反彈。我們認同目前市場上對於短期油價的預期,但認為以布蘭特原油價格來說,未來三年後其價格還是終舊會回到其應有的價位。主要影響油價長期表現的原因有二個: 第一,天然資源總有耗盡的一天,我們預計未來數年,原油公司將會逐年減少4%-5%的開採投資。其次,新探勘到的原油及天然氣蘊藏在交通不便的偏遠地方,因此開採成本也將會隨之增加。
對投資人的影響
油價下跌對投資人來說或許是一個好的機會,能源相關股票價值目前處於歷史價格的低檔,以長期的角度來看,目前股價低於估值,這或許暗示了投資人可以多注意相關類股的走勢,以把握隨時出現的投資時機。另外,由於美元走強,我們認為擁有經濟護城河,並受到強勢美元影響較少的零售業者,應該也是投資人可以考慮的投資標的。
我們認為在接下來2到3年中,工程、營建及礦業承包商的相對投資價值較為有限,而投資於低成本的礦業公司或許會較為穩當,因為這些業者將會藉由鞏固市場佔有率來度過眼前的瓶頸。因此,我們對成本較高的公司企業抱持比較謹慎的態度,例如像FMG,澳洲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商類的公司。
全球性的公司將會因強勢美元的因素進而影響他們的海外收益,但成長減緩、貨幣的衝擊等因素,到底會如何影響一個已起飛市場的營收增長呢?單行道往往會造成意外,美元獨自走強似乎也無可避免的會引發悲劇的發生,在美元升值的環境下,中國所持有大量的美債也將隨之增值。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 稅季理財術,掌握資本利得又能減少稅務負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