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再融資案效果不彰 TheMotleyFool:房價遲未落底是關鍵
鉅亨網黃欣 外電報導
歐巴馬政府於昨 (1) 日擴大對美國屋主的再融資貸款申請資格,原本積欠抵押貸款於房屋價值 1.05 倍內的屋主才能申請再融資,但於昨日公布的計畫中,條件放寬至房屋價值的 1.25 倍。
原理很簡單,當房價持續下滑,會有愈來愈多屋主陷入困境,所欠債務也將超過房屋價值愈來愈大;而原本華府所推出的援助計畫所能幫助的人也會減少。
投資理財網站《The Motley Fool》指出,以試圖振興經濟的觀點來看,努力挽救房市是很合理的思考。這波金融災難始於房市,也應止於房市。金融業、零售業、營建相關產業的痛苦,都源自於房市問題。
但是從過去1年數據來看,對抵押貸款做出調整後的結果反而不如想像中樂觀。據儲蓄機構管理局 (Officeof Thrift Supervision) 公布資料,於 2008 年第 1季進行再融資的貸款,在 3 個月後再度違約的有 40.4%,12 個月後達到 63.3%。第 2-4 季再融資貸款, 3個月後再度違約率分別為 46.6%、50.4%、45.9%。
《The Motley Fool》主筆 Morgan Housel 指出,這意味著,有半數的再融資案件在 3 個月後回到原點:違約。而 1 年後則有接近 2/3 的再融資案件再度違約,令人感到相當悲傷。
持續升高的失業率,是再融資案件出現高度再違約情況的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關鍵仍在於房價。
當房屋淨值比抵押貸款金額還低,屋主很可能考慮直接違約算了。因為就算有能力支付每個月的還款、減少債務,最終擁有房屋的卻是銀行,而非屋主。
雖然這麼做會讓屋主信用破產,也讓發放房貸的銀行壓力沉重,但在就業市場如此緊縮的狀況下,身邊留一點錢反而是更實際的選擇。
雖然再融資可能降低了利率,每月支付金額也較少,但對屋主而言,並未減輕債務壓力。而房屋價值的持續下跌,使得再度違約幾乎成了難以避免的結果,也只是讓它延遲發生。
這令人哀傷的循環揭示了一項事實:若想擺脫房市所帶來的問題,就得趕快讓房價找到底部。否則屋主們將永遠負擔不起房屋,經濟活動的遲滯也難見改善之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