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經理人才機制亟待建立
鉅亨網新聞中心
基金產品從本質上講是由人來管理,因此,公募基金行業的基金經理是個值得關注的話題。
根據天相投資分析系統內的公開數據,從總數量來看,截至2009年1月底,60家基金管理公司麾下共有523名現任基金經理,管理570只基金。而2009年1月底,已經設立的559只基金資產凈值約2.47萬億元,平均來看,每個基金經理管理1.09只基金,管理47.21億元的基金資產。基金公司配備基金經理的數量分布呈現兩端小、中間大的特點:配備基金經理數量超過15人的基金公司只有5家(其中最多的兩家配備了20名基金經理),配備基金經理數量低于5人的基金公司也只有10家(其中最少的一家只配備了2名基金經理),其余35家基金公司配備的基金經理數量均介于5-15人之間。
旗下基金數量、管理資產規模的不同,是基金公司配備基金經理數量不同的主要原因:配備了20名基金經理的兩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均超千億元,管理的基金數量也均有20只上下;管理基金資產規模在100億元以內的基金公司配備的基金經理數量均低于8人;只配備了2名基金經理的基金公司旗下只有3只基金和60多億元的基金資產。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旗下基金數量、管理資產規模差不多的基金公司在基金經理的配備數量上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同是資產規模過千億元的公司,有的配備基金經理達到或者接近20人,也有只配備了10名左右的基金經理,相差近一倍;旗下基金資產規模四、五百億元的中等基金管理公司當中,多數配備了10個以上的基金經理,但也有個別基金公司配備的基金經理少于5人,平均每個基金經理管理資產規模超過百億元,每個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資產規模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旗下基金資產規模僅有百億元左右的中小基金公司中,也有配備了10多個基金經理的,平均每個基金經理只管理不到10億元的基金資產。
雖然從整體層面來看,目前基金行業的基金經理人員配備還是比較適宜的:每個基金經理平均只管理1只基金,管理的基金資產平均也不到50億元。但是從部分基金經理實際管理和參與管理的基金數量來看,目前基金行業的基金經理也出現局部短缺或者說是分配不均的現象。根據統計,目前單個基金經理最多有參與4只基金管理的,其中還有管理基金經驗只有一年多的基金經理參與4只基金管理的;同時參與3只基金管理的基金經理超過30余名,其中有由管理經驗超過十年的老將擔當此重任的,也不乏給剛走馬上任的基金經理派壓重活的。
我們認為,一個兼顧考慮現實需要和長遠發展需要的合理基金經理數量配備是基金良好運作的基本條件之一,精耕細作才能出優良的品種,具有前瞻性眼光、提前進行人員的配備才能從容、平穩地發展。當然,具體問題也需要具體分析,在看基金經理管理基金數量和規模時,我們不能脫離基金公司的整體投研策略和產品結構:在強調集體決策、自上而下投資規劃比較細致、基金經理的自主空間和職責相對比較小的基金公司中,基金經理多管一點基金資產、參與多只基金的管理可能也是合理和可接受的;在產品結構上,如果管理的是不需要進行主動資產配置、行業配置、個股選擇的指數型基金產品,或者是現金管理工具的貨幣市場基金,也是可以另當別論的。
此外,近年上任的基金經理已經成為基金經理隊伍的主流:現任500多名基金經理中雖然不乏從1999年以來就開始管理基金的老將,但是數量寥寥。有約87%的現任基金經理擔任基金經理職務的年限少于5年,有超過45%的基金經理被冠以基金經理頭銜還不到2年,有超過25%的基金經理擔任基金經理職務不到1年。在近幾年基金行業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基金經理隊伍的擴容需求大大增加,但是與此同時,部分資深基金經理逐漸走上基金公司管理崗位,以及基金經理“公轉私”的盛行使得我國公募基金經理隊伍的年輕化也成為必然。但是公募基金行業人才穩定機制、人才后續培養補充機制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和進一步探討的話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