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與狼共舞或者與虎謀皮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觀察報)


伴隨經濟數據的逐步向好,應該說危機以來各國政府救急和救窮的階段已告一段落,接下來需要討論的則是危機後經濟的去向問題。

剛剛召開的八國集團會議已就危機中各國動用的一系列政府主導的刺激手段如何退出展開了討論;而6月份的聯儲貨幣會議聲明顯示,聯儲也在準備變調;同時,中國對於經濟結構調整的討論又回到人們的視線,尤其是危機後全球經濟能否找到合適的復歸均衡之路,這其中中國的路徑又將如何?

筆者在此僅就其中的有關中國產能過剩,談談自己粗淺的認識,而在當前危機背景下探討這一問題,需要我們對危機進一步逐本溯源。

危機根源


上世紀70-80年代受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美國經濟陷入經濟滯脹的困境,美國對於此問題的破解則是憑借其獨擁的全球貨幣體系(美元體系),加之大力推行華盛頓共識旗幟下的新自由主義,來引導一些相對落後的經濟體相繼步入快速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道路,以保證其推行寬鬆貨幣政策時,有充足的產品供給來確保美元持續的購買力,進而實現依靠消費拉動的美國經濟保持長期增長,同時又能有效地規避因貨幣寬鬆引發的通脹問題。

正是在這種邏輯下,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過程中,美國消費不斷被寄予厚望,直至最後成為世界經濟最為重要的發動機,與此同時美國憑借金融創新點金術讓美國人通過泡沫化的財富增長,來不斷吸納持續增長的發展中國家產能,進而強化全球生產要素圍繞美國消費來配置的局面。

相應在供給方面,一些落後經濟體出於自身戰略的考慮,都在設法努力搭載以美國消費為中心的經濟全球化進程,並由此先後出現了日本奇跡、四小龍的崛起和中國奇跡,正是在這些國家自身產能的快速擴張和美國消費的增長的契合之下,全球貿易得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並且相應波及其他經濟體,進而促成了全球經濟欣欣向榮。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國製造的真正形成——伴隨入世這一外部性的制度巨變,促使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實現了有史以來的第二次連續5年超過兩位數的增長,02-07年間經濟平均增速達到11.02%,此前被1992年南巡講話的內部性制度巨變所觸發,1992-1996年間中國曾首次實現連續5年超過兩位數的增長,平均增速達到12.44%。

但隨著美國消費和中國製造的不斷強化,全球經濟對於高增長的依賴不斷加重,從而導致資本配置以及相應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出現失衡。

而這種失衡又使得全球經濟鏈條越發脆弱,以至於當美國房地產市場的造富環節一旦破裂,全球化下的經濟均衡隨即被打破,並在金融市場的快速傳導和放大之下,演變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新平衡之路

目前,全球經濟究竟如何重歸平衡的問題已經進入人們的視野,其中關鍵點自然在中美經濟間平衡的恢復上。

雖然此次危機對美元體系產生了衝擊,但由於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的地位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其所構建並運行了近40年的貨幣、能源和糧食全球體系仍然行之有效,所以當初用以解決滯脹問題的邏輯在今後一段時期內依然成立。

也正是由於此點,所以當全球都在討論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時,唯獨聽不到來自美國的聲音,他只是建議中國提高內需,言外之意就是通過中國內需的增長來保證新興經濟體產能擴張的延續,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日後美國全面復甦之後,美元仍然有相對應的供給能力,美國對全球的貨幣調控也就能夠得以延續,進而保證美國繼續可以僅憑借金融市場來解決後工業化時代美國人收入增長的問題,而且仍能不斷吸納持續擴張的發展中國家產能,進而鞏固全球生產要素圍繞美國配置的局面。

對於中國而言,恐怕需要承認的是,在工業化和城市化未完成之前,產能擴張的過程仍需繼續,換而言之,以此為中心的資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格局恐怕還要延續,因此,如果站在此種全球均衡的視角下來觀察,中國產能過剩可能就是個偽問題。

有了上面的認識,在談論未來中美經濟復歸均衡的時候,就需要正視現存的G2模式,而不是有意迴避,同時也不能把視角仍停留在中國全面融入全球化之前,否則就會出現這樣的困境:由於社會保障、就業、社會穩定等後顧之憂的消除是一項長期任務,所以造成在真正落實結構調整的時候,往往是知易行難,以至於在處理長、短期矛盾時候,很難做到有的放矢。因為現在的結構調整,已經不僅僅是中國內部的事情,而一定要放在全球範圍內來考慮,即認真探究中美經濟平衡舊模式的生命究竟是否終結,當然對舊模式的適度糾正是必須的,其中關鍵在於一定要搞清楚中國的真正利益在何處,而不能被成本/收益式的簡單加減所蒙蔽。

事實上,美國已經明白無誤地表明自己今後的去向,那我們就應該認真地思考中國在此背景下究竟應該如何做出調整?通過削減產能的結構性調整能不能真正保證自己的利益?因為像幾次大的產業革命似的「破壞性技術創新」尚未真正形成,在此背景下貿然的實施經濟發展的「破壞性改變」,而無視未來經濟實際運行態勢,無疑與是削足適履。

現在需要強調的是,當我們面臨未來如何恢復中美平衡的時候,仍需耐心的與狼共舞——同美國一道以更積極的態度引領全球對此前長期運行的經濟模式進行適度修復,以保證經濟盡快回到良性軌道;而非即刻與虎謀皮——對於現存美元體系的顛覆採取較為激進的態度,以及在全球能源等戰略物資的競爭方面過於鋒芒畢露,甚至對於需要長期才能爭取來的話語權目標短期內過分追求,則可能產生欲速則不達的效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