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管國霖:以金融創新進行差異化 強調在地深化深耕台灣
鉅亨網記者林昭儀 台北
花旗(台灣)銀行舉行交接儀式,即將赴廣發銀就任的利明獻(中)將象徵傳承的花旗第一對保險箱鎖頭交給新任董事長管國霖(左)和新任總經理張聖心(鉅亨網記者林昭儀攝)
花旗(台灣)銀行新任董事長暨總裁管國霖在今天接下前任董事長利明獻的重責大任,將帶領花旗在台灣市場繼續深耕。他在交接儀式上表示,花旗將持續加強「在地深化」,對台灣的營運持續投資,並且以金融創新來進行與對手的差異化,以「做長、做久」的信念繼續中長期的投資,希望把整個台灣金融市場的餅做大。
花旗前任董事長利明獻接受集團借調至廣東發展銀行,他表示由管國霖升任董事長,而由以企金背景出身的張聖心升任總經理,兩位都是從儲備幹部(MA)做起,把重責大任交給他們,也象徵花旗將持續46年來深耕台灣的承諾,並且發揚光大。
新任總經理張聖心在致詞時也表示,台灣要成為更開放、更進步和更專業的國際市場,花旗作為金融業的領導者,願意擔任火車頭的角色來貢獻國際化的經驗與智慧。
管國霖除了感謝利明獻過去五年來完成併購華僑銀行並帶領花旗安然度過雙卡風暴、金融海嘯等危機的貢獻外,並指出,花旗在地深化將反映在經營策略、客戶服務、企業責任和財務報表上,未來將以五大重點強化加值金融服務,包括全方位營運發展銀行核心業務、培育在地國際化人才、加強客戶服務、持續建立標竿品牌與落實企業公民責任以及持續投資在台營運。
管國霖指出,花旗從原本只有兩個人的辦事處,發展為擁有65個分行、近5000位員工的銀行;今年更要新聘300-400位新員工;他表示,今年前五個月台灣花旗的稅前獲利已經達到68億元,相信今年的表現,會比去年的130億元更好。
但管國霖指出,業界對第3季的看法近來都趨於保守,因為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而中國經濟成長正在降溫,台灣的政策也面臨調整,雖然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利台灣向外發展,但台灣要作為亞太金融與營運中心,仍需多方努力來擴大這個過度競爭的金融服務市場。
管國霖表示短期內暫時沒有新的購併計劃,將把重心放在分行硬體升級以及推出創新的智慧型銀行概念與針對中小企業的服務產品上。
- 川普關稅新政引波動 用主動式投資度過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