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賈德連任看似意外卻非偶然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2009年6月14日 17:43
現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以壓倒性優勢在伊朗大選中獲勝。行政資源、宣傳工具、社會動員組織等細節早已昭示穆薩維將無法在大選中勝過內賈德。
據新華社6月14日援引解放日報報道,根據伊朗官方最終計票結果,現任總統內賈德以62.63%的得票率獲勝,而其最大對手前總理穆薩維僅獲得33.75%的選票,另外兩位候選人雷扎伊、卡魯比得票率分別為1.73%和0.85%。內賈德最終贏得「一邊倒」。
這一結果似乎令人頗感意外。在選前,許多觀察家都認為選情膠著,兩大熱門人選得票數將咬得很緊,美聯社預測,由於兩人勢均力敵,可能要進入第二輪投票才能定勝負。而最終結果卻讓西方媒體大跌眼鏡,內賈德以高票輕鬆勝選。
然而,細細分析,諸多蛛絲馬跡已昭示最後結果。「作為現任總統,內賈德擁有行政資源、宣傳工具、社會動員組織,這是遠離伊朗政壇20餘年的穆薩維無法比肩的」,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認為,伊朗各地的省市長等行政官僚都是內賈德任命的,這些官員往往立場保守,支持內賈德連任;在選舉開始前,內賈德政府向貧苦人口發放大量的基本生活物資,借此博取他們的好感;不僅如此,諸多選舉事項,包括選票箱的管理、票數的統計,都是由內政部一手操作。
當然,內賈德一系列強硬政策也為他的勝選加分。「伊朗選民似乎更傾向於認可他對國家尊嚴的維護以及為國家利益而大力發展核武器」,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西亞非洲研究中心博士金良祥認為,這種選擇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伊朗的歷史和文化特點決定的。伊朗雖有過波斯帝國的輝煌,但也有過近代淪為沙俄和英國殖民地、當代成為強權政治犧牲品的恥辱。光榮和屈辱共同造就了伊朗的民族悲情,而內賈德與美國進行鬥爭的氣概迎合了民眾的心理。
此外,至關重要的是內賈德得到了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支持。哈梅內伊曾多次暗示,他支持「選一個平民化的總統,選一個受普遍歡迎的總統」。內賈德形象親民,廣受下層支持,自然是哈梅內伊暗示的不二人選。在伊朗,最高領袖的表態可謂一言九鼎,他含蓄但足夠清晰的支持信息極大地擴大了內賈德的群眾基礎。
最後,內賈德支持者是為數眾多的下層平民,而穆薩維的支持者則主要為居住在大城市的中層人士,人數較少。此次選舉投票率高達85%左右,內賈德支持者人數上的優勢得以充分體現。
(任璐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