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金管會對兩岸ETF互掛態度保守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臺灣金管會主委表示,至少要等到臺灣投資人對大陸市場有相當程度后,兩岸ETF互掛才可能放行;而臺灣已于2009年開放香港ETF來臺掛牌。
據中國證券報援引臺灣經濟日報4月2日報道稱,投資人要在臺灣購買純正的陸股指數股票型基金(ETF),似乎露出曙光。金管會主委陳沖1日表示,如果投資人對大陸股市有期待與憧憬,可以等到ECFA之后再來討論。
不過,陳沖也說,兩岸ETF要互掛,至少要等到臺灣投資人對上海交易所的股票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再說。
陳沖表示,如果臺灣投資人對于大陸證券市場有興趣,主管機關會去研議,不過,要經過雙方比對法規,并在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之外另外簽署附函(Side Letter)等程序之后,才可能放行。
證交所多次拋出兩岸ETF互相掛牌的議題,最近更指出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簽訂之后,就可以簽訂兩岸ETF相互掛牌協議,最快下半年就可以簽訂。
4月1日,在“立法院”財委會上,立委孫大千質詢指出,金管會是否經打算要與對岸簽訂ETF互掛的協議?
陳沖表示,他以前擔任證交所董事長時,也曾提過兩岸ETF互掛的概念。不過,臺灣投資人要對大陸市場有相當程度的了解,金管會才有可能開放。
臺灣在2009年已經與香港證交所簽訂MOU的附函,開放在香港交易所掛牌的ETF可以來臺掛牌。目前已經有寶滬深、恒中國、恒香港三檔ETF。
不過,如果投資人想要購買原汁原味、且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的A股ETF,因為臺灣的政策還沒開放,只能自行透過管道到香港購買,不僅不方便,成本也很貴。
大陸的ETF市場正蓬勃發展,在上海交易所掛牌者有六檔、深圳交易所掛牌者有三檔。據了解,寶來投信有意引進在上海交易所掛牌的上證50ETF到臺灣掛牌。這檔ETF主要是追蹤上海證交所最大的50檔股票。
投信業者表示,主管機關希望臺灣投資人對大陸股票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再來開放兩岸ETF互掛。不過,ETF商品本身就是讓不了解個股的投資人所購買的商品,因為ETF已經篩選了標的股票,例如上證50,走勢跟大盤非常接近。如果投資人看好大陸股市未來潛力,購買ETF即可參與獲利機會。
(嚴洲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