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海洋局力挺海洋經濟 六股鑄高成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工信部海洋局力挺海洋經濟 海工裝備望先行
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海洋局18日簽署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將在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水綜合利用等領域緊密合作,共同致力於提高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供給質量和水平,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2月19日訊息,這標志著我國工業和資訊化與海洋領域合作進入全面深化新階段。工信部是裝備制造行業管理部門,海洋局是海洋事務主管部門,雙方分別從產、需角度出發加強合作,是國家力量的強強聯合,有利於海洋裝備供給側和需求側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有效對接。
工信部部長苗圩說,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已是我國今後一個時期既重要又緊迫的戰略任務,21世紀是海洋世紀,在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水綜合利用等領域,我國還處在起步或快速發展階段,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大有潛力可挖。
根據協議,雙方將重點圍繞海洋礦產資源開發、海水綜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海洋綜合觀測監測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訊化等領域,在資源設定、政策制定和行業管理上緊密合作,共同致力提高我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供給的質量和水平,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宏強調,要順應產業融合發展的趨勢,發揮各自優勢,創新合作方式。近年來,以“互聯網+”、“金融+”等為代表的全球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日益明顯。海洋經濟的發展與工業化和資訊化及其融合的發展密不可分,海洋產業中的船舶、海洋工程裝備、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資訊等,本身就是新型工業化和資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經濟與工業和資訊化的發展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雙方的合作要遵循和順應這一產業融合發展的規律和趨勢,打造“互聯網+海洋”、“海洋+智慧工業裝備”等創新合作的模式。工業和資訊化部可以發揮其在工業與資訊化及融合發展方面的優勢,國家海洋局可以發揮其在海洋經濟宏觀調節與指導、海洋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優勢,從合作領域出發,從基礎業務著手,取長補短、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同時,雙方將進一步完善合作機制,加強溝通交流,互相支援,形成合力,明確細化工作實施方案,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分工、全面務實地推進協議所涉及的各項工作的落實,促進業務化合作取得實效,推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中國證券網)
#Schart#value=1value=000039value=1value=中集集團/#Echart#
中集集團:匯率波動影響短期業績,向上邏輯仍然清晰
中集集團 000039
研究機構:廣發證券 分析師:劉芷君,羅立波 撰寫日期:2015-10-28
中集集團2015年前3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5,271百萬元,同比減少8.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725百萬元,同比增長6.4%,EPS為0.64元。其中,3季度單季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減少27.9%,凈利潤同比減少64.8%,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同比僅減少4.0%。
匯率波動沖擊3季度利潤:公司因業務需求目前持有美元負債和外匯合約,3季度因人民幣兌美元出現貶值,根據我們的測算形成單季度的損失約為2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匯率波動形成收益)的利潤貢獻差異達到3~4億元,是造成公司3季度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集裝箱需求有冷有熱:進入3季度,受全球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集運市場不及預期的影響,公司集裝箱業務的銷量有所回落;1-9月,公司干貨箱累計銷量為98.6萬TEU,較上年同期減少9.0%,但冷藏集裝箱累計銷量為12.6萬TEU,同比增長31.8%。在當前全球集運貿易回落至接近零增長的狀況下,舊箱更替已成為集裝箱需求的主要來源,其表現好於其他周期品。
向上邏輯仍然清晰:盡管3季度業績下滑幅度較大,今年公司的表現在機械板塊大企業中仍然屬於較好水平,其核心因素包括集裝箱進入更新周期、車輛業務通過全球化版面和成本有效控制實現內涵式增長、服務業等新業務向前推進。以中集電商為例,其智慧快遞柜已完成對深圳3000多個小區的覆蓋,近期已與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網絡形成對接服務。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7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5,359、72,012和81,040百萬元,EPS分別為1.030、1.360和1.720元。基於公司通過業務結構優化升級持續提升盈利能力,我們繼續給予公司“買入”的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全球經濟狀況導致集裝箱需求波動的風險;電商等創新業務擴展和盈利模式形成具有不確定性;公司前海項目的實施進度具有不確定性。
中國重工:業務貫穿整個船舶配套業的價值鏈||###||###||###
中國重工:業務貫穿整個船舶配套業的價值鏈
公司是國內研發生產體系最完整、產品門類最齊全的船舶配套設備制造企業,業務貫穿整個船舶配套業的價值鏈,可生產從鑄鋼件、鍛鋼件等基礎船舶配套材料到船用柴油機、甲板機械等復雜船舶配套設備等。公司是國內海軍艦船裝備的主要研制和供應商,核心產品中、低速船用柴油機、船用螺旋槳、甲板機械等憑借其合理的價格、可靠的品質和完善的售后服務在國內市場上享有良好的信譽,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和較高的市場份額。擁有強大的研發力量和較高的技術水平,專注於船用柴油機及部件、船用電子設備、衛星通信導航設備等船舶配套設備的技術研究,現擁有專利技術188項,正在申請的專利技術114項,代表著國內船舶配套設備技術領域的前沿實力。
海油工程:天津打造海工產業集聚區 演繹未來深水故事||###||###||###
海油工程:天津打造海工產業集聚區,演繹未來深水故事
海油工程 600583
研究機構:中投證券 分析師:李凡 撰寫日期:2015-12-02
事件:近來《天津臨港經濟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思路與行動方案發布》,根據方案到2020年末,臨港將培育10家以上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型船舶和海工龍頭企業集團。整個經濟區以“打造高彈性,可持續,具有臨港特色和競爭力的海工裝備產業集群“為產業目標。
投資要點:
產業集群增加協同效應。包括日本心溢新型鋼格板生產基地,三一海洋重工海工裝備研發制造基地等都將落戶該經濟區。整個產業區將劃分為海洋油氣開發裝備板鏈,海洋油田服務裝備板鏈等八大板鏈體系。海工產業集聚區的打造有利於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降低成本,增加互相之間的協同效應提高盈利能力。同時,后續相關扶持海工行業的政策有望落地,政策暖風頻吹體現了國家對於海洋油氣開發的重視程度。海工行業不僅是中國制造202 5的重點領域,也是開發南海深水油氣的必要保證。
深水裝備梯隊初步建成,演繹未來深水故事。公司目前已有“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286”,“海洋石油289“和“海洋石油291”等深水工作船等入列服役,同時公司近5年來還引入了17臺深海水下作業機器人。其中“海洋石油201”在荔灣3-1項目中海管鋪設深度達到1500米,為公司積累了深水相關項目的經驗。根據我們的測算,未來3-5年內國內外深水海工相關市場有望達到74億元左右的規模。由於之前這一塊對於公司來說基本上處於空白,隨著項目經驗的積累和深水技術儲備的增加,這一塊新領域將給公司的業績帶來更多的增長可能性。
維持“推薦”評級。我們預計2015-2017年EPS分別為0.62元、0.51元、1.17元。基於未來公司海工業務將在立足淺海及陸地市場的同時,通過合作等方式儲備深水技術,進軍深水領域,擴大國際市場份額,我們給予2016年25倍PE,目標價12.75元,給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原油價格企穩慢於預期導致中海油投資開發波動的風險:深水開發受制於地緣、政治、技術等因素而進度放緩或出現重大事故的風險;國際市場份額拓展低於預期的風險;匯率波動對項目運營產生影響的風險。
中國船舶:業務結構包括造船、修船、核心配套||###||###||###
中國船舶:業務結構包括造船、修船、核心配套
公司主要業務結構包括造船、修船、核心配套。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改裝船舶經驗豐富,具有年修理、改裝30萬噸級以下船舶200艘、年建造5萬噸級船舶6艘以及年制造鋼結構件5萬噸的生產能力。公司是中國修船行業實力最強、規模最大、管理最優的企業之一,修船總量連續多年位居中國修船業前列。修船生產是公司的主業,具備年修理散貨船、集裝箱船、化學品船(油輪)、自卸船、LPG船、工程船等各類船舶200艘的能力,與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運公司建立了廣泛的、密切的合作關係,在國際修船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信譽度。公司憑籍雄厚的技術、設備和管理優勢,大力發展水泥自卸改裝船、散貨自卸改裝船、集裝箱船全損再造工程、汽車滾裝改裝船、散貨船加長改裝船、散貨船改多用途集裝箱船、單底油船加裝成雙層底船、破冰船加長改裝船等船舶改裝業務。在世界修船界享有良好的聲譽,並被贊譽為"五星級修船廠"。
中船防務:受益於航母戰斗群建設+國企改革雙提速||###||###||###
中船防務:受益於航母戰斗群建設+國企改革雙提速
中船防務 600685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分析師:黃海方,周爾雙 撰寫日期:2016-01-04
投資要點
遠洋戰略堅定,第2艘航母啟動提速編隊建設,利好軍船業務;
南海爭端加劇,中國海軍戰略近年由“近海防御”轉型為“近海防御與遠海護衛型結合”,中國海軍走向遠海成為常態,2015年中國海軍共有21艘大型主要軍艦交付使用,海軍進入快速發展期。第2艘航母的啟動研制將再次提速航母戰斗群艦隊的建設,國產航母戰斗群基本設定:60架各型號艦載機+4艘052D+4艘054A+2艘093A潛艇+1艘4萬噸級快速戰斗支援艦,整體市場空間在1000億+。我們保守預計到2020年若中國建成2個航母戰斗群,則未來5年年均至少可為軍船行業貢獻250億收入,若滿足多海域作戰、建成3-6個航母戰斗群則年均可為軍船行業貢獻370-750億收入,公司黃浦軍船業務有望受益高成長。
定位於南船防務運作平臺,國改提速加快軍品證券化進程。
公司2015年由“廣船國際”改名為“中船防務”,體現了集團對公司防務資產整合平臺的規劃定位。公司去年成功收購黃浦文沖開始向涉足軍船業務,集團目前非上市的核心防務資產還包括江南造船集團、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截止2015年3月31日,江南造船集團總資產239.31億元,凈資產40.09億元,2015年1-3營業17.50億元,凈利0.84億元;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總資產421.49億元,凈資產25.22億元,2015年1-3月營收41.10億元,凈利潤0.01億元。我們保守估計江南造船集團與滬東中華造船集團估值200億。
公司將受益於“一帶一路”和自貿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依賴海上交通工具和軍事力量。整合黃埔文沖以后,公司將成為華南地區最大造船基地和軍艦建造維修基地,對南海防務起著重要作用。龍穴造船和黃埔文沖龍穴廠區均緊鄰廣東南沙自貿區的龍穴島作業區, 該區塊將著重發展國際航運,公司未來將受益於南沙自貿區建設。
《金融業支援船舶工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已出臺,將持續推進民船行業轉型升級。我國民船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低階產能過剩。“意見”將對行業“白名單”船企進行重點扶持,引導民船行業加速洗牌。公司作為大型重點民船國企將受益明顯。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預計2015-17年EPS為0.27/0.25/0.43,對應PE 147/156/92X。航母戰斗群加速建設將持續拉動公司軍船業務高成長,國改提速將加快集團優質資質注入整合,公司市值仍有較大空間、未來將對標中國重工,我們首次予以“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集團資本運作低於預期;民船復甦低於預期。
風帆股份:全球最大艦船動力平臺初現||###||###||###
風帆股份:全球最大艦船動力平臺初現
風帆股份 600482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龍華,徐志國 撰寫日期:2016-01-08
七大動力資產注入造平臺。風帆股份於2015年12月14日晚發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草案。本次交易通過股份和現金購買集團中16家公司股權,將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同時,上市公司將成為國內技術最全面的動力業務龍頭企業,全球最大的艦船動力上市公司,業務范圍涵蓋燃氣動力、蒸汽動力、化學動力、全電動力、民用核動力配套設備、柴油機動力、熱氣機動力七大動力,打造平臺型公司,強化協同效應,推進上市公司實施轉型升級。我們預計,重組完成后,公司業績年均復合增速將在30%左右。
海軍艦船捉襟見肘,艦船動力平臺將長期受益海軍裝備大發展。我們預計未來30年,海軍主戰艦船的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左右,而動力系統約占艦船總建造成本的12%-15%左右,未來行業空間近5000億元。考慮未來,我國海軍軍力與美國海軍的懸殊差距,海軍裝備建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艦船動力平臺將持續受益。
海上核電平臺空間廣闊,存注入預期。我們認為,如果考慮東海、南海及北海其他島礁以及其他海域以及海上石油等需求,我們預計未來20年我國漂浮式核電站有約1500億元人民幣市場規模。由於國家海洋核動力平臺技術研究中心由719所發起成立,考慮719所下屬企業海王核能將通過本次交易注入風帆股份。隨著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持續推進,未來亦可能存在將核動力平臺相關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預期。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2015-2017EPS分別為0.39、0.40、0.47元。若考慮公司於2016年完成重組,預計2015-2017年EPS分別為0.66、0.97、1.11元,考慮未來海軍裝備的迫切需求及造艦高峰的來臨,我們預計重組中的16家公司於16年按股權比例產生凈利潤總和為15.70億元,我們參照軍工、船舶、航空發動機板塊可比公司給予16年85倍市盈率;風帆股份原業務16年凈利潤2.16億元,我們參照汽車零部件可比公司給予16年25倍市盈率。則公司總市值為1388.50億。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共需發行股份12.71億,原有股本5.37億。給予公司目標價76.80元,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1)軍品訂單的不確定性;(2)風電行業的競爭加劇;(3)國企改革的不確定性。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