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長協改短約"漸成現實?鋼廠成本轉嫁能否持續?

鉅亨網新聞中心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發布公告,稱已經與全球97%的客戶達成季度合同,鐵礦石“長協改短約”漸成現實,國內鋼廠近期開始了調價潮。不過,下游用戶能否接受鋼材的連連提價,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據新華社4月3日報道,按照慣例,每年的4月1日是新財年鐵礦石長期協議價的起算日。巴西淡水河谷公司1日發布公告,稱已經與全球97%的客戶(占公司計劃銷量的90%)達成季度合同,這也標志著鐵礦石“長協改短約”的定價機制變革正式拉開大幕。

雖然中鋼協表示鐵礦石談判還在繼續,中國鋼鐵行業也希望維持原有的年度長協體系。但鐵礦石定價周期由“長”變“短”以及向現貨市場貼近的趨勢顯露無遺。在鐵礦石成本壓力的推動下,國內鋼廠近期開始了一波密集的調價潮。不過,下游用戶能否接受鋼材的連連提價,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鐵礦石“長協改短約”漸成現實


在淡水河谷之前,一直提倡改變鐵礦石傳統定價機制的必和必拓30日宣布,已經同一批“相當數量”的亞洲客戶簽訂鐵礦石銷售合同。這些合同將擺脫之前的年度定價機制,而改為基于到岸價(包含海運費)的短期協議。必和必拓還強調,此次達成的短期合同量已占公司銷售量的“絕大部分”。

至此,國際三大礦山中的兩家已經明確表達了將鐵礦石“長協改短約”的意愿,并開始了實際動作。由于“長協改短約”的目的是讓鐵礦石合同價向現貨價貼近,對比目前現貨礦160美元/噸左右的價格和2009年長協礦61美元/噸(加海運費后71美元)的價格,礦商提出的合同價漲90%左右基本實現了這一點。

對于鐵礦石的“長協改短約”,日韓鋼廠是最可能的接受者。“日本鋼廠每年在和上游礦山進行礦價談判的同時,也和下游的汽車造船企業進行鋼價談判。基本上,如果他們接受礦價漲幅,其大部分成本將轉嫁給下游用戶,鋼鐵公司只是賺點加工費而已。”中信證券鋼鐵行業首席研究員周希增介紹說。

中國鋼鐵行業雖然一直希望維持原有的年度長協體系,但鐵礦石“賣方市場”的形勢決定了話語權并不在中方手里。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日前在上海公開表示,雖然中國鋼鐵業追求長協為主的采購模式,不過由于目前的市場發生巨變,對沿襲了40多年的傳統定價機制做出一定的調整也是合理的。

礦商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不可取

“客觀地說,鐵礦石定價期限由年改季度,并不能改變市場的根本走向。”“鋼之家”總經理吳文章表示,如果鐵礦石市場價格看漲,那么短期議價顯然對礦山有利,如果看跌則對鋼廠有利。不過,由于今年供應形勢偏緊且資源品的漲價是長期趨勢,總的來說定價頻率的加快符合現階段的礦山利益。

代表全球主要鋼企利益的世界鋼協理事長克里斯馬斯4月1日在一份公開的聲明中也表示,鐵礦石的年度定價模式或許是存在一些缺陷,但它在維護鋼鐵業和礦山長期關系方面的功績值得肯定。他批評說,靈活定價固然可以幫助礦商實現“短期利益的最大化”,但中長期看對雙方都無益。

“鐵礦石并不是稀缺資源,現在的供應短缺只是階段性現象。”徐樂江指出,隨著未來中國鋼鐵業逐步進入低速增長期,對鐵礦石的需求將會趨于穩定,再加上由于高礦價的逼迫,近幾年來中國企業一直在努力開拓鐵礦石進口新渠道,參與合作的海外鐵礦資源量(含在建)已達1.9億噸/年,約占2009年總進口量的30%左右。

業界人士認為,在此消彼長的背景下,國際礦山應該從戰略層面把握供需關系的變動趨勢,以協商合作而不是單方面要價的態度來對待當前的鐵礦石談判。

國內鋼廠成本轉嫁到何時

呼吁歸呼吁,如果國際礦山一意孤行要實施大幅漲價,國內鋼廠也必須有應對之策。從目前的情況看,對策主要有兩種:一是聯合起來拒絕接受。據“我的鋼鐵”監測,目前我國港口的鐵礦石庫存還有7,000萬噸左右,加上鋼廠的庫存部分,在不進口的情況下基本可以維持兩個月的正常生產。“但是,這種抵制必須得到業界的一致響應,否則一家減去幾百萬噸的需求量對三大礦山根本沒有感覺。”聯合金屬網鐵礦石頻道主管杜薇說。顯然,以當前國內鋼鐵業的分散程度而言,實現共進退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通過產品漲價轉移礦石成本,而這正是國內鋼鐵業當前實施的策略。據國內知名鋼鐵現貨交易平臺“西本新干線”的監測,在上個月的25日,國內曾有超過20家鋼廠在同一天內宣布出廠價上調的盛況,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河北鋼鐵在4月價格政策中,決定上調螺紋鋼、線材價格250元/噸,上調冷熱軋價格400元至450元/噸。

對于部分具有品種優勢的鋼廠來說,產品提價確實取得了較好的成本轉移效果。以寶鋼的拳頭產品冷軋(包含汽車板、家電板)為例,目前該品種的出廠價較去年12月已提升了850元/噸,而按照寶鋼股份總經理馬國強的估算,即使鐵礦石漲價90%,噸鐵成本也只會增加80美元(合人民幣544元)。由此看來,寶鋼產品價格的提升完全有能力覆蓋鐵礦石成本的上漲。

不過,寶鋼的成本轉嫁能否獲得最終成功,現在尚存不確定性。“關鍵是看需求,如果下游的需求能夠持續且目前的價格水平可以保持,則公司的業績才能有所改善,”寶鋼股份新任董事長何文波在日前的2009年業績交流會上坦言。

業內人士也對鋼廠連連提價后的市場承受力表示了疑問。“從部分4S店的調研情況看,當前汽車銷售火爆的程度有所減弱,而寶鋼的汽車板也沒有之前那么難訂了。”一位券商分析師說。如果需求下降導致鋼廠成本轉嫁不順利而被迫減產,則鐵礦石的價格也將隨之回落。按照礦商自己設計的“季度定價”模式,屆時他們將嘗到合同價起伏不定的苦果。

(王彥彥?編輯)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