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谷月涵:ECFA刺激資本支出 有助銀行企業放款成長
鉅亨網記者林昭儀 台北
花旗環球證券台股研究部主管谷月涵今天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即使銀行需3-5年才能在中國市場獲利,但ECFA簽署後刺激企業資本支出復甦,短期內卻有助本地銀行改善毛利與放款成長,因此銀行的確是ECFA最大受惠者。
谷月涵指出,央行無預警宣布重貼現率半碼,預示未來一段時間將持續調高利率,也對銀行有利。他並且認為,中國大陸調高最低工資,加上台灣的水電與交通成本較低,使台灣在需要技術勞工生產的產品上具成本競爭力。ECFA降低了兩岸貿易的壁壘,將使製造商將工廠轉至台灣。谷月涵認為這個趨勢也將惠及金融服務業。
谷月涵建議投資人買銀行股、賣壽險股,因為銀行有利率調升的利多,但人民幣和美元脫鉤卻對壽險業者不利。他建議買進中信金(2891-TW)和台新金(2887-TW),賣出富邦金(2881-TW)和國泰金(2882-TW)。
谷月涵指出,由於銀行要等1年才能對台商提供人民幣業務服務,第2 年才能承作當地居民的業務,大陸市場在未來3-5年內的獲利可能不會太高,而香港自從與中國簽訂CEPA之後,其在中國的業務對母公司獲利的貢獻也很有限。但台灣本地市場的獲利空間比香港還小,本地的銀行卻有更多企業客戶是在大陸落腳,而且在大陸市場的淨利差是台灣的三倍,3-5年之後的獲利成長將非常可觀。
谷月涵表示,更重要的是,今年可能就會看到信用品質較佳的企業放款成長,部分因為簽訂ECFA後使企業今年籌資的需求成長非常強勁。在中國調升工資後,台灣因為水電和交通的成本較低,特別是在需要技術勞工的部分,台灣的製造成本已經低於中國。谷月涵認為這個因素加上ECFA打開了中國市場,將會激勵廠商持續在台灣增加資本支出。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