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開門見綠,中期趨勢向淡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周二為5月首個交易日,滬深股市未能迎來開門紅。在緊縮政策的打擊下,銀行、地產股再度大幅下挫,拖累兩市股指跌幅均超過1%并再創年內收盤新低,量能也較節前明顯萎縮。在剛剛過去的4月,A股市場持續下跌,也導致A股市場前4個月的表現在全球各主要市場中墊底。那么,5月的市場能否擺脫弱勢呢?
技術面壓力沉重
技術角度看,調整的時間、空間仍有不足。在4月后半月的調整行情中,滬指連續失守3100點、3000點、2900點幾個重要支撐關口,尤其是年線的失守對市場信心打擊極大。回顧上一次年線失守,上證指數在2008年2月22日下穿年線,此后反抽未果,市場信心喪失,股指在兩個月的時間內從4400點附近一度滑落至最低的2990點,最大跌幅達到32%。目前大盤從3150點附近下跌以來,最大跌幅還只有10.8%,已調整空間并不算很大,時間上也只經歷了半個月。同時,短期均線對股指壓制明顯、60日均線也即將死叉年線。技術面看,調整還沒有結束的跡象。不過,目前經濟大環境要明顯好于2008年,因此出現30%以上跌幅的可能性也不大。
銀行地產難企穩
另一方面,存款準備金率上調或進一步壓制股指。五一假期期間,央行出乎意料地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此舉向市場傳遞出了明確的緊縮信號。這是央行今年第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此次調整后,存款準備金率離歷史的最高峰17.5%僅一步之遙。盡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使得短期央行加息的概率降低,但是從歷史經驗來看,存款準備金率逼近歷史最高峰值,表明未來央行動用存款準備金率的空間已經非常有限,未來央行加息概率增大。由于加息時間依然不能確定,因此加息壓力這把利劍會繼續停留在股市上空。
同時,經過有史以來最嚴厲的房地產政策打壓以來,房貸資金已是十分緊張,而此次調整令銀行的貸款空間再度壓縮,無疑宣告房貸業務的進一步緊張,五一期間京滬深等一線城市樓市成交創出新低已經顯示出了政策的威力。而只要政策打壓不停止,房地產個股的股價就將持續受壓,與之關聯度極高的銀行板塊也將繼續受到牽連。昨日地產股再度大幅下挫,兩市共有10只地產股報收跌停,萬科A跌逾4%,近1年來的最大跌幅已超過了50%。若金融、地產股維持弱勢,大盤企穩難度可想而知。
反抽是減倉良機
綜上所述,目前股指仍處于下行通道中,調整格局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延續。當然,大盤調整并不會一步到位,很可能呈現逐級下跌之勢,也就是說,在下跌大趨勢中會伴隨著短暫的反彈或是反抽。
回顧歷史,大盤上一次跌破年線并調整至2990點的過程中就曾出現過幾次大幅反抽。而2008年端午節期間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大盤也出現了一波中期調整,這一過程中股指也曾有過大大小小的反彈。由此可以看出,雖然大盤趨勢向下,但過程卻存在一定反復,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這一反復能夠獲得一點點喘息機會,將是減倉的良機,尤其是中小盤股。
眾所周知,本輪調整始于藍籌股,但隨著系統性風險的加大,高估值的中小盤股在近期明顯有加速殺跌跡象。上周滬指周跌幅為3.79%、深成指為4.62%,而中小板綜指跌幅卻高達8.8%,補跌態勢明顯。歷史經驗表明,一輪中級調整到來后,大多數股票是難以幸免的,也只有多數股票經歷了中級調整,市場才有望走出泥潭。因此對于目前市場來說,中小板和創業板或將面臨更大幅度的調整,及時止損或減倉才是明智之舉。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