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CO:聯準會可能提高國債收購量 幫助經濟復甦
鉅亨網新聞中心
太平洋投資5日稱,美聯儲很可能提高國債收購量以幫助美國經濟實現復蘇;預計2011年美國GDP將增長1.5%至2%,通脹率將會下降至0.75%至1.25%。
綜合媒體10月5日報道,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董事總經理保羅-麥考利(Paul McCulley)5日在公司網站上公布報告稱,美聯儲很可能將會提高美國國債的收購量,來幫助幾乎陷入停滯的美國經濟實現復蘇。
根據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預測,2011年美國GDP的增長速度將為1.5%到2%。據美國商務部此前公布的報告顯示,第二季度美國GDP的增長速度為1.7%。麥考利在報告中稱,2011年美國通脹率將會下降至0.75%到1.25%;商務部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通脹數據為同比增長1.4%。
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S. Bernanke)4日表示,該行第一輪大規模資產收購計劃已經起到了改善經濟狀況的作用,而進一步的資產收購計劃很可能將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目前,美聯儲理事正就是否最早在于11月3日召開的下次貨幣政策會議上提高資產收購量的問題展開爭論,也就是是否實施所謂“定量寬松”的政策。
麥考利稱:“美聯儲很可能會采取新一輪的定量寬松政策。美國經濟目前的主要特點是增長軌跡如此緩慢,以至于幾乎可以說是陷入了停滯狀態。”
所謂“定量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是由日本最早提出的一個概念,是在經濟萎靡不振、銀行信貸急劇萎縮的背景下,日本央行對從2001年3月開始的零利率(銀行間隔夜貸款利率)政策的進一步深化,其內容是由中央銀行向銀行體系提供充裕的流動性,以便鼓勵借貸和刺激經濟復蘇。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在這份報告中指出,歐元區、日本、美國和英國等經濟體也將面臨增長困難的處境。該公司聯席首席投資官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和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在2009年提出了一個名為“新常態”的(new normal)新概念,是指經濟增長率維持在2%左右、失業率維持上升趨勢、監管措施增強以及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重要性下滑等現象。
格羅斯和埃爾-埃利安預測稱,在未來3到5年時間里,發達市場的增長速度將會低于歷史平均水平,原因是在經歷了2008年的信貸市場崩潰形勢以后,這些經濟體正面臨著財政赤字大幅上升和監管措施增強等不利因素。
(師衛娟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