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中國大陸經濟由虛轉實 未來10年將是關鍵
兩岸網記者劉曉霞 台北
兩岸網台北12月2日報導 陸委會表示,日前舉行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中國大陸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虛與實」,部分委員指出,中國大陸已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及政治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大幅增加其發言權,但也須承擔更大的國際責任,其未來發展不容小覷。
委員認為,以中國大陸人均GDP低落來評論其整體經濟發展現況,有失公允,畢竟其內陸與沿海、東部與西部區域發展並不相同,且須考量其購買力平價(PPP)問題,才能以客觀角度評論大陸經濟發展的虛與實,並應正視其為一個人口相當多的發展中國家,人均所得低但總體國力在世界舉足輕重,在世界影響力將不斷提升的現實問題。
部分委員指出,中國大陸經濟雖快速成長,但人均GDP卻是位於中低收入的開發中國家,其經濟「總量」與「均量」有著鉅大落差,經濟成長「速度」與「質量」的嚴重矛盾,主要包括:人民貧富差距及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區域發展失衡、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第三產業落後於世界水平、公共衛生嚴重落後、社會保障體系仍不健全、文盲人口仍佔相當高的比例等不利的因素,將為其未來發展埋下制約的因素。
部分委員表示,中國大陸經濟是否可順利由「虛」轉「實」,未來十年將是關鍵時期,其政策結構調整方向主要包括由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市場、重視國內社會保障措施、產業將朝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第三產業發展、整體區域城鎮化發展、人民幣區域化發展等;但是也面臨了對外衝突增加、體制存在缺失,包括產業發展缺乏明確方向及重點、缺乏核心發展技術、財稅金融投資政策不完善、國際合作不足、地區間之發展規劃引導和統籌協調仍待加強等、技術標準訂定困難及社會階層化問題等嚴峻挑戰。
委員建議,政府應運用現階段兩岸關係和緩的時機,透過推動兩岸產業合作搭橋專案,積極協助台商利用台灣現有產業、人力優勢,積極輔導其轉型升級,包括:傳統產業技術再升級或轉投資新興高科技產業、服務業、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等,讓台商在大陸經濟結構由虛轉實的過程中,可以謀取最大利益。(記者:劉曉霞)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