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西部崛起改變中國經濟版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西部崛起大大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版圖,西部地區將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上具有全局意義和戰略意義的新的增長極。

據新華社7月5日報道,西部大開發10年來,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迅猛推進,一大批特色產業帶迅速崛起,生態環境迅速改變,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經濟實力迅速提升,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部崛起,大大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版圖。

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迅速改善,構架起中國經濟版圖新動脈

1950年,1950公里;1999年,3.39萬公里;2009年,14.25萬公里。這是“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公路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三組數字。可以看出,西部大開發實施的10年是貴州公路建設最快的時期。

貴州是我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山地丘陵占全省國土面積的93%。過去10年中,隨著交通狀況的巨大改變,貴州也進入了發展快車道。國內生產總值由1999年的900多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3600多億元,同期財政收入則由130多億元增加到780億元。

“西部大開發10年,是貴州歷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貴州省省長林樹森連用了四個“最”來描述貴州這10年的變化。

貴州交通等基礎設施的歷史巨變,成為西部大開發10年間我國西部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突破的一個縮影。

交通大改觀是西部最明顯的變遷。在“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四川,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到2008年,四川省公路通車里程達21.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62公里,位居西部第三。

1949年時,青海公路號稱有3,143公里,但勉強可以通行汽車的只有472公里。而到2008年,全省州縣、鄉鎮通公路率均達100%,鄉鎮通油路率達76.9%,建制村公路通達率達62.03%。

與此同時,鐵路、航空、航運等交通方式也在西部快速發展起來。

--青藏鐵路、西部首條高速鐵路--四川遂寧至重慶快速鐵路先后通車。

--廣西全區已擁有萬噸以上泊位39個,內河通航里程5,591公里,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基本形成。

--在云南怒江地區,溜索曾是過河的主要工具,而現在它只是旅游體驗項目。目前云南已有12個民用機場投入運營。

西部城市交通建設也全面升級。在重慶,輕軌交通時而穿梭在繁華鬧市,時而飛馳于江畔山間,時而沉入山中隧道……如今,成都、西安的地鐵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昆明地鐵也已經動工。

國家有關部門統計,10年間西部地區新增公路通車里程達到88.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39萬公里;新增鐵路營業里程8,000多公里;民用機場達到79個,占全國機場總數的49.4%。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標志性工程相繼建成投入運營,重大水利、能源、通信設施建設全面推進。

公路、鐵路、港口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快,極大地改變了西部地區交通不便的舊貌,打通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動脈,順暢了西部地區巨大資源能源潛力的發揮,為西部地區經濟騰飛插上了翅膀。

2000年至2008年,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從1.66萬億元增加到5.82萬億元,年均增長11.7%;地方財政收入從1,127億元增加到5,159億元,年均增長19.6%;固定資產投資由6,111億元增加到3.58萬億元,年均增長22.9%。這幾項主要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特色農業、特色制造、特色旅游等產業迅速崛起,支撐起中國經濟版圖發展新模式

西部地區經濟在大開發的10年中快速發展,靠的是抓住機遇,利用當地優勢發展特色農業、特色制造業、特色旅游業,堅持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走出了一條與東部沿海地區不一樣的發展道路。

從2001年起,貴州省赤水市借助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國家生態工程建設機遇,以每年10萬畝的進度實施人工造竹林工程。到2009年,赤水竹產業產值已由2000年的3億元躍升到23億元,拉動當地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增至3,600元。

西部多山,依靠獨特光熱水土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林成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重慶市忠縣利用其氣溫高、農作物不易受到凍害的特點,大力種植優質晚熟柑橘,贏得了“中國柑橘城”的美譽;四川省洪雅縣建成工業原料林基地15萬畝、竹業基地12萬畝、茶葉基地5萬畝;陜西省韓城市突出花椒優勢產業……

千百年來,西部地區經濟一直以農業為主導。如今,越來越多的特色優勢產業崛起于西部。重要戰略資源開發、現代加工制造、科技創新、特色農業及深加工、新能源、旅游等產業已具雛形,產業集群優勢逐漸凸顯:

--內蒙古的乳業和羊絨制品、云南的煙草、廣西的制糖、新疆的優質棉和果蔬加工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甘肅和云南的鉛鋅、四川的釩鈦、內蒙古的稀土、青海的鉀肥、貴州的磷肥等原材料工業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新疆、青海、陜西、甘肅、寧夏、四川、重慶等石油天然氣生產基地,黃河上游、長江上游水電基地,陜北、內蒙古西部、寧夏、云南、貴州等煤電基地建設加速推進。

--西部地區擁有A級旅游景區1000多家,其中5A級景區2l家、4A級景區312家,分別占全國總數的31.3%和26.9%。長江三峽、香格里拉、九寨溝、喀納斯、黃果樹、兵馬俑、桂林山水等一批旅游景點成為世界知名旅游精品。

與此同時,西部地區的農業、農村發展也取得長足進步。寧夏曾是糧食調入省份,而現在,人均占有糧食536.2公斤,是全國5個人均占有糧食超過500公斤的省份之一。實現了由吃飯靠國家返銷到自給有余、由糧食調入省份向糧食調出省份的歷史性轉變。

西部經濟的飛速發展,與投資環境持續改善、大批企業進駐密切相關。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開發司有關負責人說,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西部地區廣泛吸引和承接東中部地區產業轉移。據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萬家東部企業到西部地區投資創業,投資總額1.5萬多億元。

北部灣、關中——天水和成渝三大經濟區發展戰略打造中國經濟版圖新的增長極

西部大開發歷經10年,已經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口。

最近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對今后10年西部地區的發展“給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占國土面積七成左右的西部地區的發展,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鋪開,因此國家確定了“以線串點、以點帶面”的發展戰略。近年來,廣西北部灣、關中——天水和成渝三大經濟區陸續成型,正在成為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增長極。

事實上,這三大經濟區早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中已經確定。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成渝、關中——天水、北部灣(廣西)三大經濟區基礎設施條件不斷改善,對內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強,經濟發展水平迅速提高,為其實現率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去年6月批復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提出,要把關中——天水經濟區打造成為“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的戰略高地”。這是我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打造西部大開發戰略高地的又一重大舉措。

目前,西部三個重點經濟區中,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的規劃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的規劃國務院已經批準,成渝經濟區的規劃正在編制之中。這三大經濟板塊必將成為我國西部最具輻射帶動作用的增長極,也是東部企業和外資企業向西部投資貿易、產業轉移的主要落腳點。

“西部地區具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廣闊的市場空間、巨大的發展潛力。”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杜鷹說,“隨著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要素成本優勢日益明顯,西部地區將成為擴大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帶的重要區域。”

發展改革委不久前宣布,2010年將編制西部地區沿邊開發開放規劃,積極推動廣西東興、云南瑞麗、新疆喀什、內蒙古滿洲里等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促進區域經濟增長。

城市群是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以日漸增長的經濟支撐、輻射作用成為參與國際競爭新的地域單元,帶動更大區域的經濟發展。未來10年,西部以成都、西安和重慶三大城市群為核心支撐的經濟區(“西三角”經濟區),有望成為繼長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環渤海城市群之后的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帶動整個西部的大開發、大發展。

西部地區的開發水平將決定中國現代化的進程,西部地區的開放水平將決定中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我們有理由相信,西部地區今后將成為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集聚區域、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示范區域、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區域,成為中國經濟版圖上具有全局意義和戰略意義的新的增長極!

(程笛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