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一周散戶初嘗投機苦果"套人"最深股票跌近五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上海證券報)
我國創業板首批新股掛牌上市已有一周時間,雖然28只股票並未持續單邊下跌,但10月30日留在所有股票K線圖上長長的上影線,卻成為大多數首日殺進創業板新股投資者心頭的痛。在有關方面警示盲目投資創業板新股存在風險的情況下,中小投資者為何仍然「義無反顧」走上等待「解套」之路值得思考!
新股上市一周自高點大跌
想要瞭解創業板新股一周來的表現,一定要從所有新股K線圖留下的一根長長上影線說起。在上市首日盤中股價瘋狂上漲,卻突然遭遇尾盤跳水之後,經歷一周的上下震盪,到11月6日收盤,所有創業板股票均較上市首日炒作達到的最高價大幅下跌。本周創業板股票的收盤價與上市首日收盤價相比,有26只報跌,其中20只的周跌幅超過一成,周跌幅最大的金亞科技下跌了23.51%,參與首日炒作的股民多被套牢;僅兩隻個股全周仍保持升勢,其中,吉峰農機周升幅高達21.55%。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每日發佈的交易公開信息顯示,創業板股票上市一周以來,機構專用席位僅僅買入過3只股票,其中金額最大的一筆是某機構專用席位在上市首日買入1088萬元的南風股份。不過若按照南風股份上市首日的平均成交價格計算,這家機構目前已是深套其中。
宣稱追求長期投資概念的專業投資機構尚如此,中小散戶面對創業板公司股價的大幅度波動更是無可奈何,但正是中小投資者,卻成了買賣創業板股票的主力。統計顯示,在10月30日上市首日有25.26萬個人投資者賬戶買入了創業板新股,占當日創業板股票交易量的比例超過97%。
在28只創業板股票中,漢威電子本週五的收盤價已經較10月30日的最高價下跌了46%,這意味著這只「套」人最深的股票需要連續4個漲停才能使所有投資者「解套」。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創業板股票在上市後每日的換手率逐步下降,意味著在上市首日買入的多數中小投資者開始「苦苦」等待「解套」。對此,東方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鄧宏光對記者表示,創業板股票目前的上漲和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脫離基本面,成為資金面上大資金與中小散戶的博弈場。
教訓慘痛卻無法教育投資者
在創業板開板前,交易所與媒體就不斷警示盲目投資創業板新股存在的風險,但在股票掛牌上市後,面對如此巨大的股價波動,為何仍然有大量投資者入市?
從深市中小板新股到2007年中國石油上市,A股並不缺乏新股在上市首日經歷炒作,從而致使投資者隨後大面積虧損的事例。深交所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期間發行的223只中小板股票,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虧損比例過半,其中個別股票的投資者賬戶虧損比例甚至高達99%。
有業內專家分析,雖然上述教訓就在眼前,但中小投資者在不瞭解公司基本面卻希望追求投機收益的情況下,最容易在上市首日的「追高」過程中「被套」。由於多數創業板新股在上市首日尾盤大幅回落,因此除非後市連續大幅上漲,否則投資者「解套」的過程估計將較為持久。
迴避投機或能抑制炒作
針對美國納斯達克市場2000年前後的大起大落,深交所在一篇投資者教育研究報告中指出,創業板市場波動如此劇烈,主要原因在於,創業板公司普遍存在成立時間短、規模小,所處行業特殊,經營模式創新型等特點,這就使市場對這些公司的估值缺乏較為可靠的標準,投資者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容易交替出現極度樂觀與極度悲觀的判斷,進而導致大盤整體振幅加大。
而面對極大的市場性風險與投機獲利心理並存的情況,創業板上市公司掛牌上市一周的起起伏伏可能僅僅是個開始。
深交所方面的研究報告表示,在證券市場中不少投資者容易產生一種誤解,認為炒作績差股、概念股存在風險,而追捧高成長股、績優股風險並不高。但事實是,即使公司業績持續增長,炒作風險依然不容忽視。長江證券資深策略分析師張凡認為,中國創業板未來可能仍將面臨股價的上下起伏。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財政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記者表示,在國內投資者普遍對自己投資的公司基本面不熟悉的情況下,若是覺得定價過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做得不夠充分、自己對公司與行業瞭解得不充分,就不應該去投機,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投資者不必要的損失,也可以反向約束投機者的大幅炒作。
同時,有專家表示,在新股發行完整週期過後,通過二級市場價格與新股發行價格差異重新認識新股,也將促使新股價值回歸合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