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繼續偏重新興產業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經歷上周的深度調整后,市場風格轉換并未如期而至,本周以來的行情則進一步證明了以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與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之間的結構性分化,與此相關的是,基金“雙重標準”的策略依舊。基金經理普遍對抄底估值洼地中的權重股缺乏興趣,而新興產業的個股卻又持續得到基金關照。
景順長城基金公司昨日認為,短期內市場風格轉換不明顯。大盤股估值低,前景受到政策打壓,小盤股估值高,但未來成長潛力好,溢價較多,行業表現明顯分化。
在具體的投資思路上,景順長城基金看好醫療、電子元器件等成長性行業以及煤炭、有色等資源股,同時關注被明顯錯殺的個股。“海外經濟復蘇情況良好,資源需求有所增加,而電子元器件將受惠于國際景氣度復蘇、全球電子行業的產業外包趨勢;而醫藥行業增長明確,估值沒有過度高估。”景順長城如此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經理顯然對傳統產業、新興產業的投資配置上采取“雙重標準”,盡管前者估值水平普遍較低,但多數公募和私募基金經理依然傾向配置新興產業,而房地產為代表的傳統產業的投資價值則被普遍看淡。部分人士甚至坦言,“如果風格轉換無法啟動,目前抄底周期類股票或變成無底可抄。”國內一家合資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盡管權重股目前估值水平較低,但仍不具有投資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則是新興產業對經濟的重要性逐步增強,其中的投資機會也越來越明顯,這一領域的優質個股跌下來就是進入的機會,調整中的策略就是抓住一些優質的錯殺股。
“我對地產股的成長性也是懷疑的。”南方基金研究部總監史博表示,A股上的地產大鱷大多出現過很大的漲幅,經歷了持續的高增長時期,未來企業增速也勢必會放緩,因此地產股不大可能具有很強的成長性。相反,一些具有較好盈利模式和前景的科技股將具有很強的投資價值。
對于市場風格轉換,信達澳銀中小盤基金經理黃敬東認為,從目前的基本面看,市場并不支持風格轉換。未來中國的大背景是經濟轉型,從公司到行業的盈利模式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其中會出現很多偉大的公司,因此需要集中精力調研這一領域的上市公司,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