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粒污染香港海灘 養魚業損失慘重 中石化卸責 港府慢半拍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中石化 (0386-HK)(600028-CN) 貨船因韋森颱風襲港導致 7 個貨櫃墮海, 150 噸聚丙烯膠粒污染香港水域多個海灘與魚類養殖場。目前只撈起一半的的膠粒,還有約 77 噸的膠粒失蹤。港府延至昨 (6) 日緊急召開跨部門會議商討應對,並宣布一系「海陸空」補救措施,但政府坦言事件中有不同持份者,暫未知責任誰屬,要先交由海事處及律政司研究是否可以追究責任。被點名的中石化發言人回應指:「他們也是受害者,打撈膠粒的責任應在貨物承運商。」
7 月 23 日颱風韋森襲港期間,一艘從廣州出發駛往汕頭的貨船行駛到造非香港水域時,一共有 7 個貨櫃墮海,包括 6 個載有 150 噸聚丙烯膠粒的貨櫃,以及一個載有空玻璃樽的貨櫃,事發後膠粒污染香港水域多個海灘與魚類養殖場。
香港《明報》報導,香港理工大學物流及航運管理學系教授閻洪表示,根據國際法例,若船公司在付運途中誤掉貨物落海造成污染,即使有天氣影響,港府亦可嘗試循民事索償,而若船當時不是位於香港海域,港府則需與相關國家溝通,要求協助追討。他又指,一般付運中的「過失」,多由船公司而非貨物物主負責。
有政黨昨到中石化香港辦事處示威,中石化發言人回應指出,事件中公司亦受損失,而打撈膠粒責任應在貨物承運商,重申中石化只是負責製造膠粒,早前安排員工清理沙灘只屬義務工作。本報昨嘗試從網上紀錄,致電船公司「廈門永信捷海運有限公司」,但接聽電話的楊先生表示,該公司的船不會駛經香港一帶。
港府昨 (6) 日由政務司長林鄭月娥率領跨部門會議。會後決定,除海事處及食環署外,政府飛行服務隊和水警會昨日起加入追查散落膠粒;食安中心亦會加強抽查本港魚獲,食衛局將每日在網上公布已清理膠粒數量。截至昨日,食環署表示已在不同海灘清理超過 23 公噸膠粒,連同海事處的 50 公噸,共尋獲 73 公噸,仍佔整體墮海膠粒數量不足一半。
林鄭月娥否認政府低估事件嚴重程度,部門亦非缺乏協調,但承認今次是延遲了向外公布,主要是政府認為事件對海洋生態和食物安全的風險十分低。食衛局長高永文則指事件至今有「演化過程」,包括愈來愈多盛載膠粒的「膠袋」近日在岸邊破爛了,令膠粒數量增加。
為顯示跨部門協調成果,環境局、食衛局、海事處以至食物安全中心等官員均有出席記者會。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表示,以外國同類「膠粒跌落海」經驗,膠粒的確可黏付有毒物質,但一般數個月後才達到有害水平,香港膠粒事件至今發生 10 多日,市民即使進食受影響魚類,風險亦很低。
這次事件同時揭發,船隻貨櫃跌落海,無法例要求須知會海事處。海事處長廖漢波承認,事發後政府是接獲其他船隻報告,指在南丫島有貨櫃漂浮,才主動跟進貨櫃來源,再找船主了解。他說,有關公司向處方表示,當時貨船開往汕頭,而膠粒墜海地點在香港南邊,未知是否香港水域,故是否可向有關公司索償,要視乎事實情與律政司商討。(接下頁)
[NT:PAGE=$]
因裝載膠粒的袋上印有中石化公司名稱,環團環保觸覺要求政府應向中石化索償,林鄭月娥指事件中有不同持份者,包括貨物生產者、付運者及船主,現時未能確實回應該公司是否貨物的擁有者。
膠粒在香港水域四散,最少有 5 個養魚區受波及,其中大嶼山長沙灣 (芝麻灣一帶) 已撈出不少膠粒,該區養魚近日更食慾不振,漁民憂慮是吞膠粒所致,有批發商連續兩日不向該漁戶取魚。即使食物安全中心重申吃本地魚風險很低,但有個別食肆擬停取本地魚,甚至有市民計劃減少吃魚。漁護署會做魚類健康檢查,確定是否曾吞膠粒,食安中心昨在零售點抽取了 12 個魚類樣本檢測。
香港漁民團體聯會主席張少強稱,蒲台、馬灣、大嶼山長沙灣、南丫島索罟灣及蘆荻灣均見膠粒,當中長沙灣情況較嚴重,但暫未見大量死魚。
在長沙灣養魚的離島區養魚業協進會主席鄭少華稱,長沙灣呈布袋形,潮漲潮退時都會盡收隨水漂流的膠粒,養魚近日開始食慾不振,少吃了 2/3 魚糧。他說﹕「除非水流不對、海水缺氧,或天氣凍,養魚不會不吃糧,有點懷疑牠們吃了膠粒才無胃口,不知日後會否慢慢死。」
鄭指其魚區平日每天出魚 1000 斤,主要供應香港仔批發市場,但過去兩日批發商都不收魚。他不滿政府太遲公布膠粒散落海消息,令他們無法防備,要求昨來巡視的食衛局長高永文查出肇事者以承擔責任,並希望政府補償。
餐飲聯業協會主席黃家和則指出,個別餐廳反映或會停入本地魚,但整體憂慮不多。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稱,未有聽聞批發商暫停買入本地魚。
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港住指出,即使魚類吞入膠粒,理論上可辨識不是食物,並會吐出來,而打風颳起海底污泥影響魚類健康都會影響食慾。他指聚丙稀膠粒無毒,即使吃下含膠粒的魚,風險都很低。
北京新浪網指出,受聚丙烯粒污染香港水域影響,有養魚戶表示,生意減少約 5 成,現代飲食專家協會會長胡珠估計,香港食肆可能暫停採用本地魚排的魚。
依據膠粒的外包裝,這批膠粒屬於中國石化,但事發至今,中石化並未就事件作出響應。對於有漁排養殖戶要求涉事公司及貨輪賠償經濟損失。海事處處長廖漢波表示,政府需要與律政司研究證據資料,才會做出是否追討賠償的決定。
對於膠粒是否會漂浮至深圳海岸。常年在香港水域調查的香港鯨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表示,目前香港水域發現的膠粒主要集中在香港南部水域,而香港靠近深圳灣的屯門等西北部水域,以及靠近深圳南澳的西貢水域均未發現有海灘出現膠粒,相信膠粒不會污染深圳海岸。「政府和市民全力清理下,估計膠粒月內將會清理完畢,影響深圳水域的機會很微。」
澳門港務局昨日稱,近期在本澳各碼頭、沙灘和沿岸水域均無發現膠粒,港務局會持續留意有關情況。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