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601668):行前釋疑淨利下滑三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對於今日開始路演的超級大盤股中國建築,如何為其定價將對詢價對像形成考驗。而中國建築昨日公佈的招股意向書顯示,2008年淨利潤比2007年下滑,每股收益下跌近四成,這引起了一些分析師的疑問。
中國建築2008年淨利潤同比下滑4%。招股意向書提供了其合併利潤表近三年數據,2008年淨利潤46.39億元,2007年70.65億元,2006年35.89億元。
中國建築2008年每股收益同比下滑49%。其招股意向書顯示,2006年每股收益0.14元,2007年每股收益為0.29元,2008年每股收益僅有0.15元。
為什麼會有這樣明顯的下滑?一些分析師提出了疑問,而中國建築在昨日召開的電話調研會議上給出了三方面的理由。中國建築的主承銷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使用了承銷團電話調研會議的方式來進行路演前的溝通,承銷團包括中信建投、國信證券等。
參加上述承銷團電話調研會議的分析師向CBN透露,中國建築對業績下滑的解釋是:2007年中國建築管理費用有一部分衝回,這帶來了10億多的利潤;其子公司中國海外(00688.HK)2008年業績已經公告,減少了6億港元的淨利潤;2008年雪災、地震、奧運等因素,減少2.6億港元利潤。
對於巨額管理費用的沖減,中國建築招股意向書中也提到,「本公司於2007年1月1日開始執行《企業會計準則》(2006),根據相關會計準則,對於原按工資總額14%計提的職工福利費累計餘額約人民幣14億元於2007年度予以轉回,相應沖減2007年度的管理費用。因上述處理增加所得稅約人民幣3.7億元,增加2007年度淨利潤約人民幣10.3億元,該部分佔當期淨利潤的14.61%,並已列為非經常性損益。」機構人士表示,央企改制過程中此類問題較為常見。
中國建築的2008年業績下滑到底是持久的還是一次性的?有分析師在上述會議上直接拋出了這個問題。中國建築及其主承銷商解釋,2008年業績下滑是受到房產調控、雪災、經濟危機的影響,對估值不應該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參加承銷團電話調研會議的分析師表示,中國建築主承銷商中金公司給出了研究報告,稱中國建築2009年業績將達到45億元以上,投資價值區間3.39元到4.25元。
由於中國建築的主營業務結合了中國中鐵和萬科類似行業的特點,多位分析師認為應該分開來估值。「比如假如華南業務的每股盈利裡面,房地產業務貢獻了一毛錢,建築業務貢獻了8分錢,然後根據房地產行業的平均市盈率30倍給出這塊業務的估值,根據建築業的平均市盈率25倍給出建築業務的估值,再分步加總。」
國信證券建築行業首席分析師邱波認為,中國建築的市場價應該在5元左右,申購價應該在3.96元左右,他給出了22倍PE的估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