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二季度工業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較一季度上升4.92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世華財訊)
太原二季度工業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74.55,較一季度上升4.92點。
中新社援引山西商報7月14日的報導,2009年上半年,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太原市實體經濟受到重創,企業經營出現了嚴峻的局面。面對危機,國家及省、市政府出爐了刺激經濟發展的政策,太原市企業練內功,找對策,尋市場,搞突破,在動盪的市場中艱難前行。二季度,隨著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和金融危機逐漸轉弱,全市經濟形勢較一季度有所好轉,回暖的趨勢形成。但不容忽視的是,在經濟大環境轉好的過程中,資金面的問題依然是困擾太原市企業發展的瓶頸,也是擺在市政府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太原調查隊專項調查,2009年上半年,太原市企業流動資金和企業融資兩項指標的景氣指數均處於 “較為不景氣”區間。其中,工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這3個在全市經濟中佔很大權重的行業資金面的狀況更令人擔憂。
調查顯示,二季度,太原市工業企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為74.55,較一季度上升4.92點;企業融資景氣指數為84.25,上升4.57點,均維持“不景氣”執行的態勢。對下一季度流動資金和企業融資景氣指數的預期分別為77.64和84.05,環比上升3.09點和微降0.2點,顯示未來一段時期企業資金狀況難以改觀。
特別是在太原市經濟中佔較大權重的房地產業,2009年上半年的流動資金和企業融資景氣指數處於“半飽”狀態。近幾年,太原市房地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住房消費甚至影響著太原市民的生活方式。房地產行業生產周期較長,佔用資金量較大,因此資金的運用尤為關鍵。調查結果顯示,上半年太原市房地產業流動資金景氣指數始終徘徊於“較為不景氣”區間;而企業融資狀況更為嚴峻,一季度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市場愈加慘淡,企業融資景氣指數一度跌至38.82的“較重不景氣”區間,二季度雖升至51.86,但仍未得到明顯改觀。
相對而言,太原市批發零售業的資金狀況好一些。其原因是生活消費市場受金融危機的衝擊較為間接,因此太原市的批發零售業損失較小。調查顯示,二季度,太原市該行業流動資金和企業融資景氣指數分別為82.40和93.68,較上期上升8.5點和13.78點,對下期指數的預計,環比分別上升8.96點和下降10.88點。企業對融資景氣指數下滑的判斷,預示企業資金面的不穩固性,敘述抵禦風險的能力處於較低的水準。
(程笛 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