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融資融券緣何"剃頭擔子一頭熱"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3月31日融資融券開閘至今,融資融券交易量出現穩步回升。然而,其中融資和融券交易量的強烈對比更體現了投資者對新業務的謹慎。業內人士認為,融資融券成交總量仍然比較低迷,這樣的狀態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可能改觀,而股指期貨業務的推出或將帶動成交量的增長。

融券少人問津

根據滬深交易所統計顯示,截至上周五,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交易總量已經突破7051萬元,較上市首日的658.9萬元翻了近10倍。數據顯示,上周五滬市單日融資買入額2207.7萬元;深交所的數據顯示昨日融資買入額單日935.7萬元,兩市均刷新了上市以來單日買入金額的新紀錄。

然而融券業務少人問津卻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上證所統計數據顯示,4月6日到4月9日,融資余額占交易總額的比重分別為99.90%、99.85%、99.97%和99.98%,均高于試點前3日的最高比例99.83%。4月9日交易情況顯示,當日滬市沒有一單融券賣出,深市僅有招商地產4400股和一汽轎車2300股融券賣出。


緣何造成融資業務和融券業務如此懸殊的差距?西南證券分析師王大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融券業務少人問津主要存在兩方面原因。首先,我國投資者長期習慣靠做多來賺錢,融券是看空一只股票,這樣的方式投資者還不習慣,因而在融資融券開閘初期投資者很難適應;其次,券商提供給投資者可以融券的標的太少,而且相比融資利率7.86%,融券利率要在9%到10%之間,這使得不少投資者認為融券費用太大,能賺到的錢卻不多。

制度“不公平”

除了品種和利率外,融資業務和融券業務的制度安排上還有不少的“不公平”條約。

第一創業研究所分析師陳曦指出,除中信證券以外,國泰君安證券、國信證券、光大證券、海通證券和廣發證券5家同樣獲得首批業務試點資格的券商,針對同一標的證券要求的融券保證金比例都高于融資保證金比例。這一規則設置,使得同樣價值的保證金通過杠桿撬動的買入金額大于賣出金額。

其次,內控制度對融資融券業務規模的限制也不同。陳曦舉例指出,中信證券要求,全體客戶融資買入單只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股票流通市值的10%,全體客戶融券賣出單只股票的市值不得超過該股票流通市值的5%。此類規定,使得可實現的最大融資額遠高于可實現的最大融券額。

期指刺激成交量

由于融資融券成交量低迷,市場一時興起“雞肋說”。對此,業內人士認為,試點初期業務量較弱是正常情況,這并不能表示融資融券沒有用武之地。本周五股指期貨將正式推出,屆時會刺激融資融券成交量上升。

王大力向記者表示,“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投資者可以利用融資融券與其進行相互套利。”

然而,由于股指期貨也具備做空功能,且交易成本相比融資融券更低,這是否將對投資者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呢?對此,王大力指出,“雖然股指期貨相比融資融券的費率更低,杠桿率更高,但主要是通過投資者對大市的判斷。而要選擇對具體一只股票的看多看空,則必須通過融資融券。”

愛建證券分析師許春華也認為,“目前股指期貨的開戶機構以原商品期貨市場的客戶為主,其手中握有的股票品種不會很多,屆時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融券需要。”

然而,對于融資融券總體的交易量,王大力認為,隨著業務的逐步推廣,到今年下半年,融資融券業務對券商業績的貢獻量會慢慢有所增長,對龍頭券商的受益會更加明顯。

而陳曦則認為,由于尚處于創新業務的市場培育階段,融資融券金額相對股票成交額而言微不足道,不足以影響個股走勢。但隨著投資者熟悉程度的加深以及參與熱情的提高,融資融券金額會逐步上升,對價值存在低估的銀行板塊的走勢構成中期利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