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P波感測 可減少地震恐懼增加防災意識

鉅亨網新聞中心


研發P波感測儀的台大教授(吳逸民)表示:民眾對於地震的恐懼來自於「無知」,已經進入商品化的P波推算技術,可以爭取幾秒鐘的時間,雖然非常短,但可以大幅降低恐懼感。因此,未來他計畫將一部份設備安裝在地震頻繁的中小學一樓,讓小學生從生活中學習防災,並降低恐懼,才是根本之道。(彭群弼報導)

全球各地強震頻傳,讓人人聞地震色變,雖然經過多年努力,誰都不知道大地震何時會來,地震的無法預測性,導致了人類心理上最深層的恐懼。台大教授吳逸民,長期研究地震後,發展出一套利用地震波傳遞的速度及時間差,爭取即時預警的「P波預測技術」,去年九月正式公開發表,目前已經研發出一個比香菸盒大一點的P波感測儀,本身具備地震感應裝置,可提供小至個人家庭,大到機關或企業廠房,乃至於公用事業或設施,在地震發生之後,利用先後抵達的兩種地震波的時間差,爭取短暫的幾秒鐘防震準備。費用也只需要一萬多塊起跳。最快在今年上半年問世。


吳逸民認為,P波感測儀最大的幫助,就是減少恐懼,即便只有幾秒鐘。因此,初期他計畫安裝在地震頻繁的中小學的一樓,讓小學生從小知道,看到地震儀發出警報時,可以即時離開教室往操場疏散,或者躲在桌下,躲避災害,一旦產生信任感,恐懼自然會降低,也有防災意識。從小做起。

此外,他也透露,日前台灣發生甲仙強震時,他在北京,協助正在建置中的首都圈即時警告系統,北京已經決定採用這一套由我方發展的技術。他表示,無論是單獨的感測儀,抑或是利用各地的地震站觀測到的訊號,蒐集後進行運算處理,提供警告,基本的核心都相同。只要能夠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都值得去做。事實上,日前唐山發生地震,雖然從台灣的觀點,都不是需要緊張的震度,但仍然引起重視,P波推算的做法經過驗證,表現相當不錯。

吳逸民說,地震危害太大,學術界不分彼此,都希望能對於減災有所努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