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生活

搭車如廁哺乳 小小孩出門大不便

鉅亨網新聞中心


「搭車如廁哺乳 小小孩出門大不便」(戎華儀報導)

家長帶嬰幼兒出門是個相當累人的挑戰,兒福聯盟在今年二到三月對全省一千四百多位家有四歲以下幼兒的家長調查,發現家長認為帶小孩出門最煩惱的問題,包括交通、如廁和哺乳。


帶小孩出門,光是小孩需要的用具就有一大包,尿布、奶瓶、衣服、毛巾、衛生紙或濕紙巾只是基本配備,有的小孩還需要玩具、專用馬桶坐墊、大人揹小孩的布包、背帶等等,大人如果想省點力,就得準備嬰兒推車。調查發現,有百分之六十九點七的家長一年內有使用嬰兒車的經驗。

但是帶推車出門,除了可能遇到高低不平的路面造成推嬰兒車障礙重重之外,有百分之六十四點二的家長反映嬰兒車推不上公車,小孩大約十二公斤,再加上七、八公斤的嬰兒車,不少媽媽等於必須吃力地把小孩連人帶車搬二十公斤左右的重量上車,相當吃力。

但是這還沒完,搬上車後還是有一大堆問題。百分之三十五點八的家長反映帶小孩和一大包隨身物品擠不進車廂;百分之三十五的家長指車站沒有無障礙設施或設施數量不足;百分之三十點九的家長說無障礙設施被一般民眾佔用。

這些都顯示目前的大眾運輸工具,不論是公車、捷運還是火車,或多或少都有無障礙空間太小或不足的情況。有的媽媽就說,帶小孩出門一定要挑低底盤公車,因為司機不會開太快比較安全,但是上車之後,有的公車沒有無障礙空間,或是無障礙空間已經擠滿人,該不該帶嬰兒車上公車令家長感到矛盾。

媽媽一:『我們也遇到公車司機是非常不歡迎我們的,因為他會覺得推車很危險,他也會有責任,可是問題是如果我沒有帶推車,我讓小孩子坐椅子,那也只能我跟他(小孩)弄一個安全帶,而且只有最前面的位子才有安全帶的。那我沒有這樣安全的座位的時候,我當然只能帶推車啊!所以這是一個循環的問題,我會希望帶推車,因為比較安全,可是我帶了推車可能沒有位子,或者是我很難上去,因為有很多推車都沒有這樣的位子(無障礙空間)。』

不只上車有麻煩,下車也有問題:

媽媽二:『公車要下車刷卡,要下車的時候前面擠滿了很多人,我就可能要趁等紅燈的時候,我趕快去跟司機說,我先刷卡,我在後門下車。我只有坐過有一班公車是後門可以刷卡的,我就不用冒著那個風險,因為推車還是要顧著。』

嬰兒推車上捷運公車會遇到的問題其實跟輪椅族相當類似,除了希望公車業者能採用更多的低底盤公車維護這些小小乘客的安全之外,很多的問題可能還需要科技和更新的設計才能解決。

再來,小小孩上廁所也是個麻煩。調查發現有百分之七十三點九的家長反映在外面找不到適合小孩體型的如廁設施;百分之七十一點二的家長說找不到親子專用廁所。也有獨自帶小孩出門的家長反映,親子廁所設在女廁內,似乎帶小孩都是媽媽的責任,爸爸帶女兒上廁所也相當不方便。

媽媽:『其實親子廁所的確是最方便的,但是會有個問題是,有的時候會放在女廁那裡,所以如果爸爸帶孩子的話,就會非常有問題。』

小孩吃喝拉撒都需要大人料理,除了上廁所,另一個就是哺乳。根據「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規定,像是營業場所、公營事業、車站機場或是捷運站的總樓地板面積只要超過一定比例,就必須設有哺乳室,而且必須有明顯標示,內部得備有靠背椅、有蓋子的垃圾桶、電源和洗手設備、可以反鎖的門和緊急求救設施。不過調查發現,百分之二十四點二的媽媽反映他們去過的哺乳室沒有達到這些標準。

更有一位媽媽遇過離譜的情況,哺乳室被當成義工吃飯的餐廳,違反條例規定哺乳室必須專供哺乳使用的規定。

媽媽:『我去某一個圖書館,它有個指標說哺乳室在幾樓,然後當我很辛苦的抱著他(小孩)上樓到那邊去之後,它說「請到留下櫃台索取鑰匙」,可能抱著他已經快累死了,然後又這樣走來走去。後來呢,我拿到鑰匙、把門一打開,裡面有一家人在吃飯,還把我趕出去說「現在是志工吃飯的時間」,所以我跑去問櫃台這是怎麼回事,他們後來說弄錯了之類的,請他們離開之後,等到我再進去的時候,滿間都是菜的味道。』

親子廁所、哺乳室、可以借用的嬰兒車、幼兒遊戲區和親子友善停車格都是調查中家長認為公共場所最重要的親子友善設施。不過,調查中請家長推薦他們見過最滿意的親子友善設施,幾乎全部都是百貨公司和大賣場,顯然是業者想抓住顧客的心,提高家長帶小孩上門的意願以刺激消費。

實際上,小小孩不見得需要去百貨公司,但是難免感冒生病需要上醫院看醫生或是打預防針,也需要寓教於樂的環境,但醫院、圖書館或鄉鎮市區公所這些場所的設備反而相對簡陋,有待政府改善。 22 10"

(圖:戎華儀攝)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