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行業進入節能時代
鉅亨網新聞中心
“家電以舊換新是最大的節能。”浙江省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馬國鑫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現在的家電產品普遍比10年前的要節能。比如,10年前冰箱每天能耗大約為1千瓦時~1.5千瓦時,而現在為0.3千瓦時~0.5千瓦時。這種趨勢也出現在其他家電產品上。如果全國每個家庭都更換節能家電產品,則是對國家節能減排工作的最大支持。”
這兩年國家出臺的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政策已成為我國家電行業節能工作的重要推手,而企業節能技術顯著提高和廣大消費者節能意識的普遍增強則是家電行業節能走向新階段的兩駕馬車。
定速空調新的能效標準于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原來2級能效的產品只是新標準下的入門級,而以節能著稱的變頻空調銷售占比也大幅度提高。500升以上大容量冰箱今年3月1日起納入冰箱能效標識監管范圍,2009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冰箱新能效標準中能效水平的要求比原來提高了20%。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能效標準也分別于2009年3月和2008年3月正式實施。小家電能效水平的提升也不甘落后,繼2009年3月電磁爐實施能效標識制度之后,今年3月電飯鍋和電風扇也進入能效制度管理范圍。此外,耗電大戶——— 平板電視的能效標準也有望在年底出臺,微波爐能效標準實施工作也提上日程。至此,我國家電產品節能工作將全面進入有“法”可依階段。
其實,我國家電行業走向全面節能時代正是在近兩三年完成的,在這個階段,我國家電產業各個環節的企業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加西貝拉是我國最大的冰箱壓縮機企業之一,海立是我國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企業之一,在我國家電行業向節能轉型過程中,這些上游企業都提前布局,率先實現了家電產品核心器件的節能。更難能可貴的是,我國家電整機企業面對銅、鋁等原材料大幅漲價和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在產品結構向節能環保型轉變的同時,還保持了節能產品整體價格的基本穩定。海爾、格力、美的、海信科龍、帥康、方太、萬和等國內主要家電企業都為節能技術的研發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企業紛紛推出的各具特色的節能技術成為我國家電行業節能水平顯著提高的標志。
當然,以上還主要是在生產環節的節能,家電節能是一個系統工程,消費者在使用中的節能更為重要。
一方面消費者要積極購買節能產品;另一方面,要在家庭中積極倡導節能生活方式。廣大消費者對節能家電產品需求的增加,將調動企業生產更加節能產品的積極性,促進家電產業走向節能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但是,在我國家電行業節能水平顯著提高、更多節能產品投放市場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個別企業在鉆國家政策的空子,騙取財政補貼;有的企業打著節能的幌子,用技術名詞誤導消費者;有的企業以節能為借口,哄抬物價,嚴重干擾市場秩序;部分消費者節能意識不強,生活中的能源浪費現象依然存在。從這個角度看,我國家電行業的節能工作仍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去推動。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