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金融時報:稀土業者股價 浮現泡沫隱憂

鉅亨網編譯吳國仲 綜合外電


《金融時報》報導,因憂心中國可能削減稀土出口,促使近來小型礦商的股票大幅上漲。對此,產業高層與分析師均警告,這種漲勢正在「衍生泡沫」。


占全球稀土產量逾9成的中國,已宣佈調降出口配額。此舉引發的效應廣泛,不但帶動稀土價格大漲,還迫使各國急尋其它供給來源。

研究機構Kaiser Bottom-Fish Online追蹤稀土業者股價的指數,自2008年底迄今也暴漲了12倍,過去一個月即攀升35%。

產業分析師John Kaiser表示,稀土市場酷似1990年代的網路dotcom泡沫。他強調:「這是一場,任何領先企業都可能失足的競賽」。

目前的稀土市場,與2006-2008年的鈾價泡沫也有類似之處;當時鈾價飆升─及供給匱乏疑慮─激勵鈾礦企業的股價陡升。如今,這些企業的股價多數已跌回低水平。

稀土加工商Neo Material Technologies執行長Constantine Karayannopoulos說:「令我擔心的是,當泡沫破滅後,會與從前一樣出現悲慘結局」。

股票在多倫多掛牌的Neo Material Technologies,於中國設有兩間工廠。

6家分別設在美國、加拿大與澳洲的小型礦商,目前合計市值已逼近70億美元;弔詭的是──這些公司尚未開採出任何稀土。對照之下,每年稀土的總交易額,也才約20億美元。

在紐約上市、僅有兩名全職員工的Rare Element Resources,股價在過去四周內飆漲135%,自今年1月來升幅近300%。該公司要到2015年才會生產稀土。

加拿大Quest Rare Minerals則計劃開採較少見的重稀土。執行長Peter Cashin認為,未來很難說會有太多輕稀土業者「能夠存活下去」。

文章標籤

稀土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