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經濟刺激方案成效不彰?市場有兩大迷思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在經濟二度衰退與鉅額政府赤字的雙重壓力下,專家對美國政府是否該再度施行經濟刺激方案意見分歧,然而事實上市場對刺激方案一直存有兩大迷思。
迷思一:紓困與刺激方案是同一件事
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民眾認為歐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計畫是失敗的,因為大多數的錢都拿去華爾街紓困了,一般人沒有受益。
美國財金媒體《MarketWatch》專欄作家 Rex Nutting 指出,這是最大的迷思,刺激方案與紓困是兩回事,政府並沒有透過經濟振興計畫拿錢給銀行。
高達 8000 億美元的紓困方案,是 2008 年 9 月時由小布希政府提出的,目的是為解救大到不能倒的銀行。
至於 7870 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則是在 2009 年 2 月,歐巴馬就職後才提出的。這筆款項主要用於減稅、基礎建設與長期醫療投資、地方教師與醫療人員人士開銷,以及貧困與失業補助
迷思二:刺激方案成效不彰
一年多來共和黨領袖不斷批評刺激方案無效,但是在 2001-2002 年及 2008 年時卻不這麼認為,當時該黨主張減稅以刺激市場需求,就可近一步提升製造與就業。
在共和黨的積極鼓吹下,愈來愈多的民眾也開始認為刺激方案無效,甚至覺得它讓經濟變得更糟。
Nutting 表示,這是另一項誤解。因為多數獨立研究機關與學者均同意,倘若沒有這些刺激方案,經濟狀況會比現在糟出許多。
他強調,目前經濟遭遇的最大困境就是私人企業不願支出或投資。許多大型企業、銀行與投資基金坐擁大筆現金,卻不願進行招募或擴大生產。
Nutting 說,續行刺激方案確實會增加赤字,但減稅政策、房貸利率扣除額以及中東戰爭也同樣會。因此決策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在利與弊之間作出合理的選擇。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