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補充資本 傳中信銀行擬發行165億人民幣次級債券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繼 5 家在港牌掛的中資銀行先後披露集資大計後,消息人士透露,中信銀行 (0998-HK) (601988-CN) 計劃透過發行次級債券方式補充資本,發債規模高達 165 億元人民幣,並已委任中信證券、中國國際資本及中國證券作為包銷商。

據《道瓊斯》引述消息人士透露,這次次級債券將分別 3 批,一批是 10 年期定息債券,另一批是 15 年期定息債券,而最後是 10 年期浮息債券,將以一年期存款息率作參考指標,惟未有透露三者個別的發行額度。


中信銀行行長陳小憲上星期表示,內地銀監會已批該行發行次級債券補足資本,以符合當局的規定,目前正與潛在買家洽售債券,惟未有披露發債的具體細節。

據該行公布的財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 3 月底止,資本充足比率僅 9.34% ,較去年底下降 0.8 個百分點,低於銀監會對中型銀行要求的 10% 水平。消息人士指出,中信銀行在完成債券的銷售後,其資本充足比率將會大幅提高至 11.7% 。

《大公報》指出,經歷環球金融海嘯後,各地政府均推出連串拯救市場及刺激經濟措施。儘管內地遠離重災區的歐美,但出口動力大幅減弱亦拖累內地經濟增長顯著放緩。有見及此,內地推出四萬億元方案,透過刺激內需帶動經濟增長,而內地銀行亦積極放貸配合。

資料顯示,去年內地新增貸款總量高達 9.7 兆元人民幣,而金融市場及房地產市場均呈現顯著反彈,令當局憂慮部分資金流入資產市場圖利,未能有效流進實體經濟層面。儘管監管當局多次提醒銀行審慎放貸,並訂出7.5萬億元的參考目標,但首季新增額度亦高達 2.6 兆元。

與此同時,基於銀行放貸的增幅遠比存款為快,令其資本充足水平持續受壓。截至今年三月底止,除已完成供股集資的招行 (3968-HK) 外,期內其餘 6 行資本充足率俱降,尤以中信行跌幅最明顯,資本充足率跌至 9.34% ,未符合銀監會要求下限 10% ,而核心比率跌至 8.31% ,亦僅略高出規定的 8% 。

面對資本水平持續受壓,多家中資銀行相繼公布融資計劃。《道瓊斯》指出,未來數月將會進入集資的高峰期,統計四家上市的大型銀行,合計在滬港籌集 465 億美元,折合近 3200 億元人民幣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