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題材近期延續明年糖價寬幅振蕩
鉅亨網新聞中心
白糖2010年的走勢已經接近尾聲,近期在廣西霜凍及減產題材的刺激下,糖價重新回到歷史高點附近,來年年初糖價強勢可能持續。
2010/2011年度國內供需可能仍是緊平衡,高糖價能否刺激高增產有待后期觀察
盡管2010/2011年度國內糖料種植面積有所擴大,但由于年初甘蔗產區曾出現較嚴重的干旱情況(特別是云南),作物生長狀況不理想,因此對于本年度食糖產量的預期是只有小幅增加。在南方甘蔗陸續開榨后,廣西主產區的生長狀況仍不容樂觀,植株低矮、稀疏的現象還很普遍,能否實現桂林糖會所預期的產量值得商榷。特別是12月中旬以后強冷空氣頻繁南下,來賓等地出現霜凍,廣西食糖生產前景更加令市場擔憂。
根據以往數據來看,2010/2011年度糖料種植面積已經回升至歷史高水平,僅次于2008/2009和2007/2008年度。深入分析,甘蔗的種植面積已經出現見頂跡象,由于氣候因素的制約和其他農作物爭地的影響,預計未來甘蔗種植面積難以大幅增加。擴大糖料作物種植的任務將落在甜菜的身上。由于甜菜糖成本偏高,在糖價較低時多出現虧損,所以在往年的競爭中甜菜面積逐漸萎縮,甘蔗種植日益增長。自2009/2010年度開始,國內食糖價格達到歷史高點并且不斷創出新高,使得甜菜糖生產有利可圖,因此,甜菜種植面積出現回升。根據目前的糖價預測,2010/2011年度甜菜種植面積有可能繼續擴大。在1994/1995年度及其此后的幾年中,甜菜面積曾保持在900萬畝左右,是現在的3倍多。如果未來能夠回升到500萬畝,那么甜菜糖增長70萬—80萬噸是完全可能的。
進入2011年之后,預計鄭糖主力合約將很快向2012年到期的合約轉移,屆時對于2011/2012年度食糖供需形勢的預測將成為指引行情走勢的重要因素。根據當前歷史性的糖價水平推測,未來糖料種植面積擴大的可能性很高。由于甘蔗擴種的潛力較小,估計在2300萬—2400萬畝,甜菜擴種的希望較大,有望達到350萬—400萬畝,這樣總面積或將擴展到2650萬—2800萬畝。如果天氣狀況正常,單產能達到0.5噸/畝的水平,那么總產將實現1325萬—1400萬噸。即使如此,國內食糖供需還只是大體平衡而已。
因此,如果2011年甘蔗和甜菜的種植面積不高于2800萬畝,那么食糖增產的壓力不會特別突出。若高于2800萬畝,則供需形勢將向出現過剩轉化。
政策調控手段可能多樣化
除拋儲可以立即增加市場供給外,政府還可以通過刺激進口來調控市場,但存在滯后性。據推算,2009/2010年度拋儲171萬噸之后,應該還有近110萬噸的儲備,加上2010年陸續到港的古巴糖,估計總量應能達到130、140萬噸的水平。
進入2010/2011年度以來,10、11、12月連續三次共拋儲61萬噸。估計在2011年第一、第二季度,國家儲備可能在百萬噸上下,為滿足調控的需求(推測國內存在200萬噸缺口,除貿易進口之外),還需拋儲不低于50萬噸。目前國家的儲備水平明顯偏低,對于高糖價的調控能力相對有限。因此,對于2011年進口外糖的政策是否會作出調整是整個調控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糖價上漲是全球食糖減產和寬松貨幣政策共同所致
從國際供需形勢來看,自2009年起全球食糖庫存消費比就已創下1961年以來的新低,到2010年則繼續下降。與此同時,美國聯邦基準利率也達到近40年來的低點,美元指數也在低位徘徊。國際原油價格盡管未能回到2008年的高點,但近年圍繞80—90美元/桶窄幅波動,歷史上仍處于高位。
2010年國際糖價延續2009年的上漲勢頭是由多個利多因素共同發揮作用造成的,如果上述因素不消失的話,對于糖價的支持作用還會繼續存在。
從CFTC公布的持倉數據來看,基金在寬松貨幣政策的指引下進入糖市大肆做多,凈多持倉從2007年起完全突破自1986年—2006年所形成的波動區間。從2007年9月下旬起,已經連續三年保持凈多持倉。不過,也應看到,在糖價逐漸創出新高的情況下,基金凈多持倉的高點卻在日益下降,說明機構對于糖價上漲空間的看法較為保守,落袋為安的心態正在蔓延。
與國際市場相比,國內糖價的波幅更顯溫和。ICE11#原糖在2010年初曾上摸至30美分/磅,在后來的回落過程中最低一度觸及13美分/磅。年末又再次突破30美分創出近三十年來的高點,全年價格高低點波幅超過150%。鄭糖年初上漲時最高接近5900元/噸,5月份回落至約4700元/噸,11月初暴漲中最高達到7500元/噸,高低點間的波幅不過60%。
國內糖價相對穩定與政策調控密不可分。盡管供需缺口接近300萬噸,但國家分八次累計拋儲171萬噸,極大地緩和供需矛盾,加上進口外糖136萬噸,2009/2010年度基本實現了供需平衡。
2011年糖價或沖高回落,寬幅振蕩為主基調
經過2009、2010年的上漲,目前國內外糖價均處于歷史高位水平,2011年擴大食糖生產的可能性很大。全球食糖供應正在由短缺向過剩轉變,但天氣因素使得這一變化過程具有不確定性。實際上,在2010年初就已經有全球食糖增產的跡象,各大權威機構多數預測食糖可能出現供應過剩的現象,只是由于天氣因素的干擾才未能實現。
國內由于存在香蕉、木薯和速生桉等作物與甘蔗爭地的現象,未來甘蔗擴種的潛力可能有限。北方甜菜的生產才是中國食糖未來的希望所在,當糖價達到歷史性高位的時候,可以期望2011年甜菜的種植可能會再上一個臺階。
2010年下半年以來,政府對于包括食糖在內的主要農產品的價格調控力度不斷增強,但刺激商品價格普遍上漲的主要還是對通脹的預期。如果貨幣政策沒有明顯調整,那么僅憑拋儲來控制物價的效果未必能夠達到預期。因此,后續的調控政策仍值得密切關注。
綜上所述,2011年國內外食糖供需形勢有望緩和,糖價可能表現為寬幅振蕩走勢。年初要繼續關注產量進度和政策調控的指引,待春節過后國內生產形勢基本明朗,霜凍題材消化,需求逐漸轉淡時可能會出現新的回落。第二季度甘蔗種植是否大量擴種需要關注,此時巴西主產區開榨,外盤的主要趨勢應會明確,糖價或許會尋找到合適的支撐走穩。下半年可能出現反彈行情,力度的大小要視主要產糖國的生產形勢。此外,美國及中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對于市場的影響可能將貫徹全年行情的始終。概括來講,全年糖價的高點出現在年初的可能性較大,其余時間或呈現沖高回落的寬幅振蕩格局。鄭糖的主要波動區間預計在5000—7000元之間。
(北京中期 張向軍)
(王德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