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總白皮書:建言政府放寬限制 建設台灣為自由貿易島
鉅亨網記者蘇芷萱 台北
全國工總副理事長許勝雄表示,政府應該正視台灣貿易自由的發展需求,對各項投資限制鬆綁。(鉅亨網記者蘇芷萱攝)
全國工業總會今(30)天發表白皮書,對政府政策提供建言指出,在後ECFA時代,政府不但要致力讓兩岸上下游廠商建立整合機制,更應該把簽訂ECFA與FTA當作過程,最終放寬各項限制,引領台灣走向自由貿易島。
工總副理事長許勝雄表示,台灣是海島型經濟,因此和各國合作簽訂FTA不但是政府目前的終極目標,甚至也該說是近期目標。目前兩岸發展穩定,雙方大開大闔,台灣正好能把握這時機執行「自由貿易島」概念,把現存的投資限制法令與機制鬆綁,成為一個大型而單純的製造國、工業區。唯有如此,才符合台灣整體發展,政府應該在未來的「黃金10年」做出重大變革。
許勝雄進一步指出,透過ECFA,台灣能與中國產業互補互利,台灣也能成為外資進入大陸的樞紐平台,結合國際產業與金融業,提升台灣的國際價值。如此一來,台灣與其他國家自然能進入FTA架構,台灣也能取得制高點。
許勝雄認為,在ECFA之後,台灣金融產業與體系應當能有更重要角色,因為目前在中國發展的台灣金融業者,仍與中國本土行庫規模相距很大,經過ECFA之後,透過台商在大陸投資機制的改變,如整合購併等,台灣金融體系可在其中扮演中間者角色,而一旦台商回台上市或投資,對台灣金融業也是一個契機。
工總秘書長蔡練生指出,ECFA架構可說是以台灣2300萬人市場,去換取更大市場的空間,在這之中一定會有得有失,政府必須讓民眾瞭解這點,強化民眾對貿易自由的教育度,而非一定要對方處處讓利。既然一定會有一些行業受到影響,政府應該儘早提出中長期規劃,與這些行業事先溝通,協助這些弱勢業者開拓中國市場,加強拓銷。
工總自2008年起,每年定期蒐集產業界對改善台灣投資環境的意見,彙整成為白皮書,希望扮演政府產業諍友角色。今年提出232項建言,比去年的244項少了12項,顯示政府在各項政策環境方面都向前邁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