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高端鋼板 安賽樂米塔爾推進在華兩合資項目
鉅亨網新聞中心
借助華菱鋼鐵(000932.SZ)和中國東方集團(0581.HK),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將進一步介入中國高端鋼板市場的爭奪。
10月9日,該集團理事會成員米歇爾·沃斯(Michel Wurth)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詳細闡述了其在華項目的進展和未來計劃——包括與華菱鋼鐵剛剛開展的汽車板合資公司項目,以及與中國東方正在洽談的鋼板樁合作事宜。
“目前我們最大的任務,是和已有的兩家合作伙伴把項目做好。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也希望與中國鋼鐵業開展更多的合作。”他說。
作為全球鋼鐵業的領頭羊,安賽樂米塔爾試圖擴大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已有多年,但由于中國國內政策對外資鋼廠的謹慎,進展并不算迅速。
汽車板“重高質”
盡管歷時兩年等待,國家發改委于今年6月底才批復同意安賽樂米塔爾與華菱鋼鐵合資建設汽車板和電工鋼項目,但米歇爾·沃斯仍認為“恰逢其時”。
“2008年以來中國汽車板市場火熱,我們確實沒有辦法參與其中。但對安賽樂米塔爾而言,我們不僅僅是要關注量的增長,也在于對質量的要求。我們希望開發的是尖端產品,為下一代汽車產品進行供貨。”他說。
作為鋼材界的“皇冠”產品,汽車板因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市場持續增長,利潤回報也頗為豐厚,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鋼企升級淘金。
目前,寶鋼仍是中國汽車用鋼市場絕對領導者,2009年生產冷軋汽車板332萬噸,國內市場占有率為50.1%。
但鞍鋼、武鋼、馬鋼、河北鋼鐵等大型鋼企現在也正陸續上馬汽車板項目。其中,鞍鋼和武鋼的汽車板市場占有率目前都在20%左右,首鋼也以“新銳”的姿態參股北汽股份高調進軍汽車板市場。
安賽樂米塔爾與華菱鋼鐵的聯手,面對的是一個競逐激烈的成熟市場。
“我們在汽車板上是最佳市場領導者,從汽車客戶數量來說,也沒有一家鋼廠可以和我們匹敵。比如在歐洲,1/2的汽車會用到我們的鋼鐵,在北美,也有1/3的汽車使用我們的產品。”米歇爾·沃斯表示,“從技術領先和產品廣度來說,我們具有很大的獨特性。”
據其介紹,目前安賽樂米塔爾與華菱鋼鐵的汽車板合資企業,前期籌備工作已相當完備,廠房設計、技術準備也都已準備就緒,只待華菱鋼鐵的組織架構優化后,就可以正式開展。
“目前華菱鋼鐵下屬三家分公司,獨立權都相對較大。我們希望華菱方能協調好各公司在采購、投資決策、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效應,使其成為3個不同的利潤中心,相互在市場上攜手競爭,來保證我們的業務發展和盈利能力。”米歇爾·沃斯說。
鋼板樁“本土化”
相比于同中國國有鋼企的合作,米歇爾·沃斯認為與民企中國東方的合作,在決策流程上顯得更加快速和靈活。
據其透露,安賽樂米塔爾正在與后者商談合作,以完成此前向中國東方轉讓鋼鐵行業最尖端的鋼板樁生產技術的承諾。
目前,安賽樂米塔爾持有中國東方29.63%的股份,而后者又持有河北津西鋼鐵股份有限公司97.6%的股權。雙方的合作項目,都在河北當地展開。
他告訴記者:“我們非常希望能和中國東方建立合資公司,我們是這一產品的全球領導者,中國又有巨大的需求,如果項目展開,中國東方就可以和日本進口產品進行競爭。而且,我們不僅能提供鋼材,還包括一系列解決方案。”
作為一種廣泛應用于基礎建筑施工,特別是地基、沿江沿海水利工程的高效、環保型建筑鋼材,中國鋼板樁市場正隨著基建力度的加大,而更有誘惑。
安賽樂米塔爾曾經是這一市場的“霸主”——2006、2007兩年,其子公司歐領特鋼板樁公司占據中國市場的份額高達85%。
但在2008之前,中國整體進口的鋼板樁還不足5萬噸。2009年一年間飆升至20萬噸,在進口來源中,卻是日韓鋼企占據了上風。
9日當天,安賽樂米塔爾中國區總經理鄧寧對記者表示:“我們和中國東方關于具體合作形式、時間表等都還在洽談之中,但是肯定會合作此事。”
而中國東方也已經將此列入了津西鋼鐵的“十二五”規劃,表示將抓緊實施以H型鋼和鋼板樁為龍頭的產品結構優化升級,打造國內最大、世界一流的H型鋼生產基地。
全球三大戰略
除深入中國市場外,安賽樂米塔爾在危機后還加大了在全球的布局,從原材料到鋼廠,從印度到巴西。
不久前,該集團CEO拉克西米·米塔爾還表示,到2020年,印度市場鋼材的供應缺口將高達3300萬噸,約為目前年產量的2/3,且從2015年開始供應短缺局面將加劇。安賽樂米塔爾已經同意支付35億盧比(7480萬美元),作為其總投資3000億盧比的卡納塔克邦綠地鋼廠占地補償。
米歇爾·沃斯告訴記者:“我們在全球執行三大戰略:希望加強上游原材料保障以確保生產;希望在金磚四國業務有所拓展,希望在發展中國家鋼鐵市場有所參與。因為我們雖然是全球最大的鋼企,但是發展速度并不是最快的。”
據其介紹,安賽樂米塔爾的全球產能并沒有100%全部恢復生產,公司預計2011年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鋼材消費會有提升,但還是會低于2007年最高點20%。
但他認為,安賽樂米塔爾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已經變得更加強大,現在的資產負債表較危機最盛時已降低了1/3,相當于120億美元的規模;目前安賽樂米塔爾巴西工廠已經成為巴西最大的生產商,在印度的鋼廠也將在年底考慮開工。
“我們也希望在中國更多的轉讓公司的技術和運營經驗,因為中國已成全球最大鋼鐵市場,但還缺乏領導力。”米歇爾·沃斯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