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中央:要加大統籌力度穩步推進中小城鎮建設
鉅亨網新聞中心
民進中央委在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提交議案說,在當前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的形勢下,穩步推進中小城鎮建設可以成為促進城鄉統籌、拉動國內市場、形成新的消費需求的重點突破口。
據中新社3月8日報道,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提交提案說,加快推進中小城鎮建設,對促進中國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在當前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的形勢下,中小城鎮建設可以成為促進城鄉統籌、推進工業化轉移、拉動國內市場、形成新的消費需求的重點突破口。
提案指出,目前,制約中小城鎮發展的諸多因素,還表現在:一是政策支持不到位,在城鄉統籌建設中處于“不農不城”的政策真空地帶;二是缺乏規劃和有力引導,存在布局不盡合理、部分地區發展無序化、定位不清晰等問題;三是基礎設施建設的低水平、資金嚴重不足,相對降低了轉移農民的相對穩定性;四是就業渠道狹窄影響了農民向中小城鎮轉移。
提案說,加強中小城鎮發展,需要抓手和推力。因此,中央政府應加大政策和資金、項目的統籌力度,形成支持中小城鎮發展的合力。提案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明確“把加強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作為重點”的內涵、外延,防止小城鎮建設遍地開花。當前,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中需要重點加強的是以縣城為主的中小城市和近2,000個具備相應基礎設施、就業條件的重點鎮,對此應予以明確強調。
第二,把中小城鎮建設納入“十二五”規劃重點。國務院在制定“十二五”規劃中,要把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城鎮化進程作為主導戰略,在制度安排、政策引導、措施落實等方面給予中小城鎮發展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第三,建立協調機制。國務院設立城鎮化部際協調機構,制定新形勢下中國中小城鎮發展的總體指導意見和專項扶持政策;在各省市層面,由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建立跨部門協調溝通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推進中小城鎮建設的統一格局。
第四,制定發展規劃。中央政府要協同地方政府,按照東、中、西部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的總體戰略目標,科學編制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優化中小城鎮空間布局;修訂中小城市和重點鎮指標體系,除經濟和人口指標外,要增加諸如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發展指標。從城鎮區位、資源特點、功能定位和自然歷史條件出發,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工業帶動、資源開發、商貿流通、旅游度假等特色突出、各具優勢、設施良好的中小城鎮群,構筑以縣城為龍頭、重點鎮為重點的新型城鎮體系。
第五,設立專項工程。國家設立專項資金,同時將分散在教育、文化、科技等不同部門的用于農村公共服務建設的項目資金整合打包,由地方政府統籌,集中用于中小城鎮建設;實施城鎮農民工居住和生活條件改善工程,加快適用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工創業條件。
第六,集成政策支持。一是在嚴格保護耕地的前提下,通過探索農村存量集體建設用地改革為中小城鎮建設提供土地支持。在土地利用規劃中要有專門用于中小城鎮的額度,支持中小城鎮建設和園區用地。二是建立符合中小城鎮特點的公共財政管理體制,加強對中小城鎮發展的金融政策的支持。三是通過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民間資本投向中小城鎮建設。四是按照“新城鎮新體制”的要求,建立一個責權相配、職能明確、結構合理的中小城鎮管理體制。
第七,加強基礎建設。基礎設施是中小城鎮的硬環境,可以以中小城鎮為中心,逐步完善道路、電網、上下水、供氣供暖、垃圾處理、通訊廣播網絡等設施,切實改善中小城鎮的生產條件、居住條件和生態環境。這其中尤為迫切的,要加快城鎮間道路,特別是一級公路的建設。
第八,注重產業發展。中小城鎮的發展需要產業的支撐,要注重把發展小城鎮與發展產業、工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大力發展農業服務業,引導鼓勵各類企業向中小城鎮聚集,形成城鄉統籌、產業互動的格局。
(程曦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