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總經

申請專利權曠日廢時 -- 創造就業機會受阻的重要原因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綜合外電


今日,市場廣泛預期歐巴馬總統將公布進一步的計劃行動,助使美國經濟復甦。除了周一公布的500億美元基礎建設計劃之外,歐巴馬總統可能做出以下提議:

1.2000億美元減稅方案,供企業投資新工廠與設備。


2.擴大研發減稅方案,金額達1000億美元。

但許多分析師認為,歐巴馬總統的提案太小,也太晚。

經濟成長等同是就業機會,而美國的成長幾乎停滯。過去幾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減緩至低於2%,根據官方統計,有近1500萬美國人失業。有數百萬美國人或則失去了房子,或則延後支付抵押貸款。

「危險的事業」一書作者Pat Choate說,就業成長遭到抑制,有另外一項較少提及的因素,即美國專利局績效不彰。

Choate指出,美國有120萬專利案件,等待核准。專利是改善的基礎。民眾通常不會投資新科技,除非他們能長期獨佔使用這項新科技,以賺回本錢。

如果創新的行動遭遇風險,也可能促使企業不願支出,也就無法創造就業機會。

「專利,版權與商標權,通常也稱智慧財產權,現在佔美國企業總價值的近80%,」Choate說。「我認為全球最大的未開封新科技的倉庫,就是維吉尼亞北部的專利局倉庫。」

許多科技就在等待核准中,變得荒廢落伍,他說。

同時,許多大企業使用所謂的「效率侵權」,亦即他們評估偷竊他人專利權的利益,及被抓,被告,及被迫賠償並接受懲罰的可能性。因而科技業的專利權訴訟案件層出不窮。

「當年,具爾申請電話專利僅三周時間,便獲得專利局核准,」Choate說。「今日,專利局案件堆積如山,在一件專利案提出申請後,得花三年時間,才能知道核准與否。」

如果歐巴馬總統的研發稅率優惠真能刺激經濟活動,又怎知美國專利局的三年積案期,不會讓這些新的改善科技受阻?

「對一個國家而言,這真是愚不可及,」Choate說。「再花個10億美元,增聘一些專利檢驗人員,快速核准,儘快啟用這些創造就業所需要的改善技術。」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