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仙強震後19秒高鐵測到搖晃 停車指令只花0.8秒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上週四甲仙發生強震,各界檢討高鐵的防震系統是否夠快,根據台灣高鐵的資料顯示,主震出現之後的十九秒,位於台南區間的地震站收到震度四級以上的搖晃,在0.87秒之內,列車已經開始啟動煞車,並同時執行區間斷電。此外,根據氣象局的觀測紀錄則顯示:台南地區的善化及永康兩個地震觀測站,在主震出現之後的18秒左右,接收到震度四級以上的搖晃,也就是所謂的剪力波(S波)抵達時間,與台灣高鐵自行建置的觀測站,兩者接收地震訊息的時間,相差大約只有一秒左右。從觀測的角度,並無明顯落差。(彭群弼報導)
高鐵的防震系統是否夠快,成為媒體討論焦點。
對此,根據高鐵局向台灣高鐵公司初步取得的資料顯示,上週甲仙強震發生的時間大約是上午八點十八分五十三秒,高鐵位於台南區間的地震觀測站,在八點十九分十二秒,也就是甲仙主震出現之後的十九秒,接收到震度四級以上的搖晃,到達列車停駛的標準,隨即在不到一秒鐘:也就是八點十九分十二點八七秒,下達列車速度碼歸零的指令,列車進入緊急停車的程序,逐漸從兩百九十公里的速度,逐漸停車,停車的距離大約花了3.67公里,時間大約一分鐘多鐘。換言之,強震發生後,不到二十秒開始啟動煞車。
反應夠不夠快?
根據氣象局設在善化及永康兩個距離高鐵列車中斷營運的台南區間最接近的兩個地震戰為例,善化地震站在主震出現後十秒,大約是八點十九分零二點一四秒,先收到震度較小,但速度最快的,震度未達四級,稱為表面波(P波)的地震訊號,並且在隨後的十九分十點二六秒,大約十秒鐘之後,接收到震度達到四級以上(40gal),也就是所謂的剪力波(S波)的搖晃,至於永康觀測站,則是在八點十九分零一點九六秒觀測到P波,十九分十點八二秒收到S波訊號。換言之,地震發生後,P波與S波兩者相差約八秒。
比較氣象局與高鐵的觀測網,兩者對於具備破壞力震度抵達時間的觀測,相差只有一秒左右。顯示高鐵的地震觀測,並沒有太大的差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